人機交互與人際交互有差異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在2015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增加了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測評。該測試利用了計算機交互功能,讓學生與擬人計算機進行交流,可以更準確地測量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不受團隊其他成員表現的影響,并且方便過程監測。無論被測者如何做出反應,計算機都能夠將問題帶回到原來的狀態。無論他們之前做了怎樣的決定,學生都要面臨類似的決策情況。通過編程,擬人計算機更懂得合作,并且像人類一樣關注問題的解決。
當前的社會紛繁復雜,發展面臨許多未知問題,為了個體全面發展目標,僅僅掌握核心學科或者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下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需要在缺乏具體知識或可依賴的常規方法的情況下,去理解和解決他們遇到的很多新的問題。與此同時,復雜問題的解決需要人們更多的合作,團隊合作可以相互借鑒更多的觀點,吸取彼此的經驗,團隊成員之間的協同也有助于形成更好、更有效的方案;合理的分工也可以增強工作的效率。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包括以下三種特征:建立和堅持共識,清楚其他團隊成員所知道的信息,并確保團隊成員對于問題有共同的愿景;采取適當的行動去解決問題,確定需要采取哪些合作行動,比如誰負責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動;建立和維護團隊組織,扮演好自己在問題解決策略中的角色,并檢查其他人員是否完成了指定的角色。
在合作能力測評中,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借用計算機開發了六大模塊,參加測試的學生與其他兩名虛擬伙伴構成三人團隊,團隊之間展開一場競賽。在過程中,虛擬伙伴會給出兩種態度,一種是討論策略,團隊內部先達成一致,另一種是直接開始測試。此外,學生也需要通過選擇表現是否有“建立和維護團隊建設”的能力。
對于人機交互能否接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經合組織的研究發現,與計算機合作或者與人合作,學生做出的反應幾乎不存在相關差異,但教師對于學生合作能力的看法與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存在高度相關。有些學生與擬人計算機進行了多次合作解決問題的任務后,再和另一個同學進行面對面任務,學生可以自由互動。即使學生間合作和人機合作存在差異,這種測評仍然可以體現出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