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事足球運動和教育事業4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我經歷了中國足球的起伏與曲折。2009年,全國校園足球開始起步,我便參與了推廣和基礎性培訓工作。
3年來,我看到,教育部和全國校足辦在指導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真正做到了勇于探索、開拓創新,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引領全國校園足球的改革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相比以往,諸多做法值得肯定。
一是創新體制,做好頂層設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特事特辦、先行先試”的原則和要求,教育部門把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納入教育綜合改革規劃,作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先后印發了《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等一系列基礎性的制度文件,構建了穩固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的教學、訓練、競賽及支撐四大體系。
二是整體布局,面向全體,抓課程教學、課余訓練、班級聯賽和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大幅度推進了校園足球的普及。
3年多來,教育部已認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210所,建設全國青少校園足球試點縣(區)102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12個(其中省級試驗區3個)。
在2萬余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100多個試點區縣的60%中小學,目前每班每周至少開設了一節足球課,每所特色校都要在班級、年級和全校開展足球競賽活動,每所特色校都組建了校級足球隊伍,并參加校際之間的聯賽。足球普及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眼下,這種重視面向全體的校園足球,不僅可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技能發展,完善健全人格,更重要的是深耕足球文化,為選拔優秀人才奠定基礎,為高水平人才涌現提供了不竭資源。
三是國家、地方同心協力,開展大規模師資培訓,傳播校園足球教育理念,打牢校園足球基礎。
國家和地方3年來累計培訓23萬名中小學校長、體育骨干教師、教研員、管理干部和面向基層的教練員、裁判員,基本滿足校園足球的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中小學校長的思想認識。
為提高校園足球質量,3年來,我國共聘請360多名外籍教師來華執教,選送1100余名校園足球教練員赴法國、英國進行為期3個月的專業技能培訓。所有特色學校的國內外師資培訓,人數眾多,完成了校園足球史上一項前所未有的工程。
四是以普及培育競賽、以競賽帶動普及、學習與踢球兩不誤、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完善了四級聯賽體系,構建了選拔性競賽體系。3年來,參加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聯賽學生有1000多萬人次,大大激發學生學足球、練足球、賽足球的積極性;3年來,累計有15564人次參與校園足球夏(冬)令營,實現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覆蓋。
五是探索足球后備人才激勵機制,從2017年起,在全國試點建立了“滿天星”訓練營。2018年,還將會同中國足協認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高中最佳陣容為國家一級運動員、省級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高中最佳陣容為國家二級運動員。近年來,進一步拓寬了高水平足球運動員的招生渠道,招收高水平足球隊的高校由原來的77所增加到152所,這為優秀足球人才成才提供了暢通的升學渠道。
我堅信,在教育部及全國校足辦的正確領導下,未來的校園足球工作一定能更加科學健康地發展,并一定會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