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要求,自今秋開始,一年級和七年級班額原則上要達到《廣東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規定班額的標準,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并逐步取消大班額。
小學、初中取消大班額和超大班額,確實是一條好消息。從管理學和教育學角度上看,學校每個班學生人數都有一定要求,但現實情況是不少城鎮學校處于“超飽和狀態”,班里學生的數量遠超規定標準。班額太大,教學質量勢必打了折扣。
在城鎮化趨勢加快、進城務工人員增多的情況下,中小學生入學已成為許多地方的社會難題:一方面是符合入學條件的生源多,另一方面是教育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以致一些地方中小學出現大班額,有的班七八十人甚至達百人。逐步消除大班額,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僅學校、教師、經費等就是一個個不小的難題。這樣看來,取消大班額,把好事辦好,還需打好“組合拳”。
學校“硬件”“軟件”都需要補充和提升,不只是建校舍、操場、實驗室、儀器等,還需要更多教師資源。值得注意的是,對老師的要求不應僅滿足于取得資格證,而是要真正做到教育教學能力有保障。此外,教育經費投入、編制員額也應適當調整。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1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