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從部隊返回高校,退伍大學生士兵嚴雪(化名)感到一切都很陌生。
回到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一的嚴雪興致勃勃地去擔任學校國旗護衛隊的教官,然而,當她把部隊的訓練方法照搬到同學身上時,發現同學們并“不吃這一套”,常常鬧矛盾;后來,她在校運會應用語言系方陣當教官,因為不知道怎么和同學們處好關系,被送了一個“母老虎”的綽號。
嚴雪慢慢對大學生活喪失了自信,直到2016年,同是退伍大學生士兵的溫海華告訴她,學校打算組建一個面向退伍大學生士兵的社團——老兵公社,初衷是幫助退伍大學生士兵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
嚴雪馬上決定報名參加。
在學生工作部部長史進看來,組建這一社團十分必要!巴宋榇髮W生士兵剛從紀律嚴明的部隊回歸自由的大學生活,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期。”
為了提高社團影響力,社團成員主動與學生工作部協商,報名參加校區2017年元旦晚會。他們提前兩個月安排,準備選擇實戰對抗等容易吸引學生的節目。當時不少社員都已退伍1年多,重新練習可能會因為動作生疏而受傷,但社團的骨干成員黃健、呂誠凡等同學還是主動報了名。
不出意料,這些作風干練、技藝過人的退伍大學生士兵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老兵公社很快打響了品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越來越重視這批退伍大學生士兵,不僅讓社團負責學校一些大型活動會場的場務,還把征兵的一部分工作交給了他們,由社團指導教師林文志在旁輔助。
“參與征兵工作能讓他們更好更快地認識到自我價值,加速融入大學生活,發掘自身能力!笔愤M說,這是學校第一次將部分征兵工作交給學生全權負責,是一次考驗,也讓他們收獲了第一次送別人參軍的經歷。
社員們回想起入伍當年周圍是如何營造宣傳氛圍的。他們開始制作PPT,尋找軍人的形象照片,聯系攝影工作室拍征兵宣傳照,并邀請福州市鼓樓區武裝部有關負責人進校作征兵講座,激發同學們對軍人的認同感。
中午午休或下午放學時,社員們在征兵帳篷里等待同學們咨詢;晚上,社員們輪流在社團辦公室值班,讓有疑問的同學能第一時間找到人。
大二學生張路路聽完了軍營介紹,非常想到部隊去,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公社成員見狀,馬上補充介紹了艱苦地區的特殊性,一方面不希望他過于樂觀,另一方面希望他在知道艱苦地區的情況之后還能不忘初心。
最終,張路路說服了父母,如愿到了艱苦地區服役。“既然選擇軍營,就是選擇了吃苦,去部隊就是去奉獻,去保家衛國。”他說。
轉眼間,老兵公社已成長了將近1年,成員由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63人,幾乎覆蓋了全校所有的退伍大學生士兵。在社員們看來,他們樹立了退伍軍人的形象,讓大學生看到了部隊的獨特魅力。
社員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融入了校園生活,激發了學習熱情。7名同學拿到了獎學金,嚴雪在入社的那個學期就考了全專業的第一名。
一些沒有從軍經歷的學生也主動成為老兵公社的“編外后援”。大三學生何麗梅感慨,退伍大學生士兵能讓人一眼看出來:“他們的體能、意志、作風紀律和集體觀念是在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