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墻”去博物館上課,40分鐘長課與30分鐘短課交替
下周就要開學啦,好多新生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記者昨天獲悉,熱門名校玄武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對傳統課時、教材、課程等方面創新改革,更加貼近小學生特點。
【這樣上課,顛覆你想像】
課時變化:40分鐘長課與30分鐘短課結合
玄外附小是今年新開辦的民辦小學,由江蘇省特級教師、原南師附小校長閆勤擔任校長,目前擁有特級教師2人、市區級學科骨干4人,占教師總人數的50%,今年一年級招收4個班160多名新生。閆勤校長在家長會上透露,學校針對低年級段孩子的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了教育內容。“例如我們在課時上采用長短課交錯,傳統的小學一節課40分鐘,一年級孩子剛進入小學階段,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我們除了要求老師在課程中間穿插休息小游戲,同時將部分課程變成30分鐘,例如每周五下午的選修課變成30分鐘一節,一個專題內容上兩節,兼顧孩子學習的集中力和持久力。”
教材變化:語文、數學、英語“1+1”教材
與公辦小學相比,民辦的玄外附小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校本課程更加豐富,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均采用“1+1”教材。“我在南師附小已經進行了8年的生本教育試點,玄外附小的一年級孩子語文、數學除了和公辦學校一樣的教材外,增加一本生本教材,這本教材更加注重從孩子學習特點出發,引導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則增加一本朗文教材,老師引領孩子加強聽說練習。”閆勤校長說,除了教材上進行更加合理科學的整合使用,學校的數學教學也將每周開設一節游戲課。 “學校借鑒南師附小多年數學教學的經驗,低年級開設數學游戲課,中年級開設數學實驗課,高年級開設數學方法課,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注重過程的研究。”
課程變化:“翻墻”到博物館、圖書館上課
除了校內課程,不少小學越來越重視校外資源對孩子教育的影響。玄外附小校長閆勤告訴記者,一年級將開設三種類型“翻墻課程”。玄外附小計劃開設博物館課程、圖書館課程和“STEM”項目課程。“家長帶孩子到博物館和老師有組織有主題地帶孩子到博物館效果肯定不一樣,我們計劃每月一次,周六上午半天,由老師帶領孩子到博物館進行課外學習,具體主題選擇我們正在和南京各家博物館聯系和策劃。”學校同時將定期組織孩子到圖書館上課。除了這些每個孩子都必修的課程,學校還開設了6門選修課,家長和孩子在學校微信平臺就可以報名自選。
【這些名師絕招,趕快學起來】
26日舉行的玄外附小家長會上,原南師附小書記盛曉蓓用自己幾十年班主任體會傳授經驗,家長們不妨一起學一學。
廚房計時器是培養注意力“神器”
剛上小學的孩子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盛曉蓓給大家提供了5個簡單的辦法:學習中遇到困難,換一個簡單的題目轉移一下;學煩了的時候,看一會兒電視,然后接著學習;用廚房計時器來檢驗學習的聚精會神能力;讓孩子反復做一本練習冊;把題目變成智力測試的形式給孩子做。盛曉蓓給自己的孩子就曾經使用過計時器方法,效果非常好。
入學第一個月一定要“培讀”
“第一個月要‘培讀’,不是‘陪讀’,家長要幫助孩子看懂老師布置的作業內容,幫助孩子了解如何完成作業等等。”她建議家長按照十個步驟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的習慣。第一步準備,第二步靜心,第三步回憶,第四步預計時間,第五步記錄開始時間,第六步正式寫作業,第七步記錄結束時間,第八步統計實際作業時間,第九步檢查作業,第十步預習明天的課程。記者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