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各項政策,已陸續落地。其中最受關注的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停止招收推優生、保送生和特長生,一律實行免試劃片就近入學,將使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7.2%,全市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達73%;在建卡貧困戶子女資助政策“擴面”和“提標”后,貧困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可享受相應的資助。
2013年9月,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將重慶劃分為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等5個功能區域。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我們將以‘調整優化五大功能區域教育資源布局’為目標加快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五大功能區域的城鄉居民就近提供更完善更優質的教育公共服務。”重慶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紹,重慶根據五大功能區域的目標定位和實際財力完善教育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機制,將更多資源向農村地區和兩個生態發展區傾斜。2015年,重慶在全國率先啟動建卡貧困戶就讀公辦普通高中免學費政策,市級財政還投入33億元用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暖冬計劃等專項工程。
重慶市教委在堅持區域特色發展的同時,根據五大功能區域人口流動規律加快校點布局建設,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優化學校布局結構,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學科專業課程結構。
為解決城鎮化背景下城鎮學校臃腫的問題,市教委超前規劃了21個大型人口集聚區的學校布局,新建、改擴建城鎮義務教育學校1250所,建設寄宿制學校800所,通過將農村閑置中小學改建成幼兒園或復耕后置換成城鎮新建學校用地等方式,消化了135所農村空殼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