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鹿夭折課改的負面社會意義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一場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在質疑聲中行進了兩年多,最終以縣教育和科技局局長辭職的方式結束。燕趙之地再次上演“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人生悲哀。這場轟轟烈烈的夭折課改,留下了諸多的負面影響。
第一,河北涿鹿為反對實施課程改革樹立了樣板。
二十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的教育改革從拉開帷幕到大踏步前進,取得了豐碩成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各級政府要把減負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統籌規劃,整體推進。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和學校考核辦法。規范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規范各種社會補習機構和教輔市場。加強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給學生留下了解社會、深入思考、動手實踐、健身娛樂的時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各種等級考試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
但是,在課程改革,特別是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推行新課程的教育思想在有些地區,特別是經濟發展落后的一些地區,并沒有得到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其中,錯誤的政績觀是阻擋課程改革前進的主要力量(見筆者的文章《錯誤教育政績觀是應試教育的重要根源之一》網址:http://learning.sohu.com/20160516/n449762805.shtml),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到2009年山東沂水發“紅頭文件”抓應試教育的事件:
2009年7月31日,沂水縣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又稱第58號文件)稱:只有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了,才能使更多的學生順利通過各類選拔性考試,幫助他們實現人生價值。全縣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任務是,中考優秀率保持全市第一;本科進線人數、重點本科進線人數和萬人比全市第一;實現學校管理層次高、教學水平高、升學率高、學生素質高、人民滿意率高的“五高”目標。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明確表示,沂水縣做法背離了中央有關教育改革的精神,背離了山東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要求和具體部署,他們還像在經濟生活中只抓GDP而不顧其余一樣來抓教育,非常片面。沂水縣的做法,名義上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但是從根本上講不符合教育的內在規律,不符合廣大人民培育合格人才的根本利益,從實際效果上講不能提高學生的素質,效率是低下的。在省教育廳的干預下,沂水縣政府重新出臺文件,對58號文件中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刪除了片面強調升學率和學習成績的內容。
山東沂水對教育的決策,是錯誤政績觀的典型。沂水縣一位教師向省教育廳反映說,今年沂水縣的高考不理想,縣里不從學校的教學入手,提高課堂效率,反而要求學校學生提前一個月開學,并對老師進行集中整頓。這種做法明顯就是違背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學習規律,違背國家有關法規。(以上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http://www.jyb.cn/basc/sd/200911/t20091105_321305.html)
與山東省教育廳的做法相反,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要求停止課改,用以回應少數學生家長希望恢復到“滿堂灌、題海戰術、考試排名”等傳統模式的呼聲。這再次為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擂鼓助威,不知道作為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河北省教育廳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第二,“涿鹿課改”的結果,讓課改踐行者的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來,將大大減弱全國各地課改的動力。改革,本來就是一項有風險的事業,記得一位名人說過:要允許改革者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一個意氣風發的教育官員因為改革而折戟,這樣的代價不是大家所期望的。如此以來,全國各地的教育局長在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更加如履薄冰,甚至不敢作為?推進課改的校長們會不會就此改弦更張,從此放棄課改而再次撲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的懷抱?那些追求夢想的老師們看了“涿鹿課改”的下場,還會去“多事”嗎?相反,那些只看升學率的行政官員與教育官員們有了充分的理由,那些固守“滿堂灌、題海戰術、考試排名”的校長們有了壓榨師生時間與智慧的底氣,那些平庸混日子的老師們有了諷刺挖苦熱心課改老師的正當借口,長此以往,我們的基礎教育不是要完全回到“滿堂灌、題海戰術、考試排名”的老路上去?
人民網2009年11月4日曾對山東沂水的應試教育發表過這樣一個評論(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20176.html):正當山東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之時,這個省沂水縣卻以政府“紅頭文件”形式要求狠抓應試教育。記者調查了解到,沂水縣教育系統存在違規辦學現象,一些教師和學生對升學率的“大棒”應接不暇。有關專家認為,沂水縣的做法暴露出一些政府干部的錯誤教育政績觀,顯示教育改革阻力很大、任重而道遠。
那么,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的停止課改事件,暴露了什么?顯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