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我國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及新版網站也同步開通。
據了解,六所開放大學共同發起了《加快推進學分銀行建設聯合行動倡議》,這標志著我國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從前期的頂層設計及局部探索,正式轉入全面試點階段。
本次試點由教育部職成司委托國家開放大學組織實施,地方開放大學和廣播電視大學、有關部委行業、院校及培訓機構共同開展。試點將充分利用“國家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研究與實踐”項目成果,針對教育市場與勞動力市場融通的重點需求,聚焦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基于“學習成果框架+標準”的技術路徑,通過搭建學習成果互認聯盟,運行和完善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及學習成果認證服務體系,深入探索開展不同類型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的運行機制及模式,從而為國家學分銀行制度建設找路徑、探模式、打基礎,同時通過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開放大學建設與發展和廣播電視大學戰略轉型。
試點主要內容包括:學習成果互認聯盟建立、認證單元(標準)制定、標準應用、資源共享與學分互認、學分銀行信息平臺之間以及與異構系統的互聯互通、學習成果認證服務體系建設、學分銀行服務于學習型組織建設等,同時還專門設計了針對教師、農民、士官和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建設項目。為了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前期的制度設計,試點期間還將在學分銀行關鍵要素和術語、學習成果框架體系完善、運行保障體系構建等方面同步開展深度、橫向和系統化的應用研究。
教育部職成司遠程與繼續教育處處長處長劉英對試點推進會的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她表示,試點項目的推進就是對國家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頂層設計做落地層面的探索與實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她對開放大學前期在學分銀行建設方面取得的實質性進展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指出,無論是標準、檔案、平臺等方面的共性問題,還是技術路徑、體制機制、質量保證等關鍵問題都迫切需要通過試點來探索解決之道。她對試點工作提出了幾點意見:一是要立足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試點項目目標和重點;二是需求導向,聯合攻關;三是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四是質量維穩,改革創新。
國家開放大學校長楊志堅表示,學分銀行建設是黨和國家的要求,也是開放大學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推進學分銀行建設工作,六所開放大學發起了《推進學分銀行建設的聯合行動倡議》,將在成立學習成果互認聯盟、聯合參與有關學分銀行建設研究與實踐的國家項目、共同參與教育部試點、共同探索推進國家學分銀行體系建設、聯合行業共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共同維護學分銀行品牌和聲譽等方面率先聯合行動,帶動更多的機構和組織參與到學分銀行建設中來,形成更廣泛的聯合行動,協同創新。他希望參與試點的各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行業以及培訓機構能夠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加速推進學分銀行建設,在為國家探路徑的同時,打造能夠真正實現可積累、可認證、可轉換的“商業銀行”。
國家開放大學副校長劉臣表示,運用學分銀行機制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通過學分銀行的紐帶作用,實現學歷與非學歷的溝通對接,是推進廣播電視大學戰略轉型和國家開放大學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