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家風活動異彩紛呈,承傳統綻放獨特風采。7月19日,赴岳西縣毛尖山愛心支教實踐團隊成員齊聚一堂,舉辦以“分享優秀家風,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系列精彩活動。師生積極參與交流,分享經驗與快樂,展現了濃厚的師生情誼和留守兒童的聰明才智。

(第一次聚會活動照片 武悅攝)
交流經驗促成長
活動伊始,劉磊老師先讓隊員們陸續分享各自的支教經驗。有每天做飯,協助家長做家務卻不誤學生作業的認真勤勞的隊長劉文君;有熱心陪伴學生,采取多種方式啟發學生興趣的耐心的副隊長李暖;還有不負家長期望,對學生嚴格要求的隊員蔣澤宏……隊員們一一道出這十天來的成長點滴,有艱苦,有不適應,但更多的是感動和欣慰。當說到稚嫩的臉龐說出簡單而溫暖的話語,粗糙的雙手端出家里不多的豐盛的菜飯,隊員們紅著眼睛說不下去。之后隊員們還就支教上存在的各種問題相互交流探討,并分享彼此的經驗。其中的一位隊員說道:“我們在這里雖然只過了短短十天,卻真切地體會到了這其中的苦與甜,收獲了成長的感動和力量。”劉老師也和大家積極交流,充分肯定了隊員們的感悟與成長。

(隊員們進行家風故事和經驗分享 武悅攝)
分享故事揚家風
分享了隊員們共同努力做好的午飯之后,隊員們依次說出在學生家中感受最深的家風格言,分享背后的故事。年小懂事的銳銳孝順奶奶,在點滴小事中踐行“百事孝為先”的良好家風;善解人意的思雨自立自強,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件事體現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傳統家風的繼承;還有剛剛六年級畢業卻能照顧好4歲妹妹的劉奇慧。“雖然我家孩子的家風簡單純樸,但是一直都很好地保存和傳承下來了。”一位隊員說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家風,但真正可以很好地傳承并付諸實踐的卻很少,山里的這些村民卻用最樸實的行動繼承和弘揚了傳統文化的精華。
競相參與展才能
為充分調動現場學生的積極性和檢驗著十天來老師的支教成果,隊員們舉辦了家風作文比賽和書法比賽。根據學生的年級分為小學組和初中組,學生們踴躍參與。僅讀六年級卻寫得一手好字的宋倩倩令其他同學羨慕不已;寫出真摯動人的家風故事的儲娜也受到了志愿者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兩人最終各獲得作為特等獎的捐贈物資中的超大玩具熊一只。而其他參賽成員也分別獲得了老師們精心準備的筆記本和水筆等各種禮物。看著孩子們幸福的笑容,隊長也微笑道:“愛心物資要用到實處,而且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也需要一點調劑。接下來的聚會中我們可能還會舉辦手繪家風和棋類大賽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收獲成長。”

(獲得特等獎孩子的笑顏 武悅攝)
據悉,除以上活動之外,師生還一同制作了家風愿望瓶,在其中放入了家風祝福語和疊好的星星,以表達對家庭傳承優秀家風的美好祝愿。最后,隊長劉文君將許愿瓶和孩子們親手制作的精美紙玫瑰送給留守兒童服務中心主任劉磊老師,以此作為團隊今年支教活動的紀念。

(隊員共同制作的家風愿望瓶 武悅攝)
此次系列活動的舉辦,在繼承優秀家風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傳播了青春正能量。
(安徽師大“五四愛心學校”赴岳西縣毛尖山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徐娟 劉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