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品牌建設為驅動力 推進學校特色發展
園林一小 周文利
學校特色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逐漸積淀所形成的一種獨特文化、辦學理念或教育風格。它是學校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優化的、穩定的,帶有整體性的個性風貌。學校特色建設既是學校發展追求的目標,又是學校內涵式的、創造性的提高過程,滲透在學校的整體工作之中,根植于大多數教師的思想中,反映在大多數學生發展上。學校品牌與學校特色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品牌可以彰顯特色,特色能夠鑄就品牌,學校品牌是學校特色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社會對學校的認同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是學校特色建設中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我們學校特色發展目標是建設“科技教育、藝術教育、三結合教育”特色學校,實施策略是以打造十大教育品牌為驅動力,整體推進學校特色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長發展。
一、學校發展總體目標和特色發展目標
我們確立了學校總體戰略目標,即“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建園林式景觀學校,讓學校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
“學校有特色”:建設“科技、藝術和三結合教育”特色學校,以“科技藝術節活動”、“清明詩會和普通話比賽”、“六一節活動”等學校傳統活動為載體,讓學生收獲感悟、體驗成功。
“教學有特點”:學科凸現特色,形成學科組個性、風格、文化;教師具有專業技能,形成教學風格,課堂教學高效,著眼學生終身學習。
“學生有特長”:學生發展落實“五個一”:在校期間,學生自主選擇興趣隊組,學會一門藝術技能,擅長一項體育活動,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識,獲得一次登臺機會,留下一件值得回憶的作品。
二、學校品牌建設內容與目標
為實現學校總體目標,我們推出了統領學校的十大教育品牌工作,即教師教育語錄、師生值崗、科技藝術節、教師集體備課、學校管理干部論壇、家長學校建設、學生路隊分流放學、學生興趣隊組活動、大課間活動和學校樓宇文化。要通過品牌建設,使學校師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1、要讓學校管理干部成為教師的精神領袖。我們在管理干部中提出了“合、正、嚴、廉、實、容” 六字自律要求,培養講團結協作、講學習研究的團隊精神和求實、高效、嚴謹的工作作風。我們定期開展學校管理干部論壇,做到定時間、定主題、定地點,提交交流文章,人人發言,提高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讓我們的管理干部在教師中成為具有感召力和領導力的行走符號。
2、要讓教師成為有教育思想的教師。我們堅持在教師中開展“教育語錄征集評選活動”,幫助教師整理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教育思想體系;我們堅持辦好每周教師教育語錄宣傳欄,傳播教師先進教育教育思想。暑期,我們在教師中發起了“以書為伴,讓假期生活回到書房中”的倡議,鼓勵教師借助讀書提升教育的智慧。努力為每一名教師構筑一個精神的小屋,用來裝教師自己的教育思想。
3、要讓學生成為“五好”少年。我們要“圍繞一根主線,打造三大品牌” 的德育工作目標,以學生雅行訓練(行為雅、學習雅、生活雅)為主線,推進“五好培養模式”,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分年級建構起循序漸進的培養目標序列(好苗苗、好隊員、好少年、好主人、好公民),做到月月有重點,年年有進步。
總之,在社會中樹立“質量高、有特色、環境好”的形象;在家長中樹立“優質、真誠、滿意、放心”的形象;在學生中樹立“學園、樂園、家園、花園”的形象;在教師中樹立“公平、理解、信任、擁護”的形象。
三、學校品牌建設是學校特色的著力點
我們學校具有50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具有較深的文化底蘊的學校,在學校辦學歷程當中,已經形成了個性化的辦學風格和學校特色,“科技、藝術和三結合教育”的學校特色在社會上享有廣泛的認同度,為此,我們在充分分析學校特色的基礎上,力求從小處入手,著眼長遠,挖掘學校傳統特色的發展新增長點,將學校特色建設與提高教師隊伍專業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建設學校文化等有機融合起來,將學校傳統特色建設引向深入,我們確立了學校十大教育品牌,使得學校特色建設具體化、多元化、品牌化、項目化,具有有形抓手和著力點。
四、借學校品牌建設之力推進學校特色發展
我們努力營造與學校品牌建設和特色發展相適應的學習氛圍、文化氛圍,建立學校品牌建設和特色發展的內在運行機制,形成學校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涵式特色發展動力。
1、加強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廣泛開設興趣活動課程,賦予學生自主選擇興趣隊組項目的權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堅持開展好“科技藝術節”、“讀書節”、“六一節”等學校傳統活動,讓學生表達情感、展示才華、發展個性。建立一支校內具有專業技能和校外輔導員想結合的興趣活動課程教師隊伍。加強形體課的研究,完善《園林一小學生形體訓練課程綱要》,要通過舞蹈形體訓練課、健美訓練課、禮儀訓練課、軍訓課等課型,培養學生優美的形體、端莊的儀表、高雅的氣質。
2、加強大課間活動管理。在學校大課間活動內容廣播操和校園集體舞,以及自創的“拍手歌游戲”、“古詩韻律操”和“原地跑跳運動”的基礎上,推出新的內容,讓全體師生樂于參與、全員參與。要進一步加強活動質量的管理,切實讓師生玩在一起,樂在其中。
3、加強集體備課的管理。學校要加強集體備課組的建設,要完善集體備課工作規范,加強集體備課的領導和管理,實現領導蹲點學科制度,定期開展了集體備課有效性研究,在教師中廣泛開展聽課、評課、說課、研課等活動,使每課一評、每課一議、每課一談成為工作習慣。同時,推進網絡教研,教師要建立自己的博客,針對日常教育教學話題,把有價值的問題和觀點進行網上發布,抒發個人見解,使網絡教研成為需要。
4、普及科技教育。我們要拓展科技教育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科技教育的覆蓋面,繼續把科技教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編入學校課程,每周安排一節科技校本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加強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建設。加強學校和家庭、社會的聯系,通過發放《告家長書》、開家長會、共同出版《紅鳥報》等形式,多渠道與家長溝通信息,取得家長的理解、配合與堅持。定期召開家長會,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家校共管,家校合力,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齊發展、共進步。
6、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結合學校五年發展規劃,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因校制宜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工程,出臺《園林一小學校文化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快學校基礎建設步伐,科學規劃設計學校樓宇文化和校園景觀文化。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育人。打造精品校園文化,逐步營造園林式景觀學校的濃郁特色。進一步彰顯學校的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學校的特色建設是一個不斷推進,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積淀過程,是在創新中形成,又在創新中發展的。它需要有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品牌建設,我們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推陳出新,才能實現學校高水平內涵式特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