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學正式放暑假,這也是“減負八項新政”后的首個暑假。為給學生減負,還快樂純粹的假期生活,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學校要控制課外作業總量,小學一至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要創新作業形式,適當減少書面作業,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生活。
通知中還建議學校以召開一次家長會或致家長一封信的方式,引導家長不盲目給孩子報各類補習班,讓學生自主合理安排活動內容和時間。
但記者通過對60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一部分學生反映,學校今年布置的暑期寫的作業確實減少了,花樣在不斷翻新,但家長給報的課外補習班卻增加了,除了語、數、外三科外,還有唱歌、舞蹈、書法等各類補習班。一位人大附小五年級學生稱,她這個暑期至少要上六七個補習班。另一部分學生則反映,今年學校留的暑期作業依然很多,加上家長報的課外補習班,將面臨雙重壓力。
現象1 學校減負家長增碼
●人大附小五年級學生小彤:
這個暑期有六七個補習班要上,很忙的。16日開始連續8天上朗誦、主持的培訓班,每天3個小時;舞蹈班報了2期……
記者隨機采訪的部分小學生表示,今年學校布置的假期作業不多,集中在語、數、外三科上,除三本假期作業外,學校僅布置作文、文章摘抄、閱讀課外書等,有的學校甚至拋開書本,讓學生自主學習,感受生活。“今年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就是讓我們從生活中找出一種現象,進行分析,做出PPT形式的報告”,人大附小五年級學生小彤說。
在暑假作業的數量上,一些學校也進行了創新,來自東師附小五年級的學生小夏介紹,今年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不多。老師事先對學生進行了測試,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布置不同題量的家庭作業。像語文作業,測試在95分以上的學生,家庭作業只需完成7頁,90分到95分的學生要完成14頁,90分以下的學生則要把40頁全部完成。“現在的暑假作業比以前少多了,以前是不管成績如何,大家都要寫一樣多”,小夏的母親說。
假期,學校在不停地給學生減負,但此時的家長卻一刻都不肯松懈,不停地給孩子加碼。
在受訪的小學生中,暑假普遍要趕赴三個課外輔導班,多的甚至要上七個班。
“這個暑假,我有六七個補習班要上,像語、數、外、舞蹈、主持和唱歌啦,很忙的”,小彤扳著小手說,在假期里,等待她的將是每天3個小時,連續8天的朗誦、主持培訓班;每天4個小時,持續24天的舞蹈班。
來自東高地二小五年級的學生小雨,假期的第一天,就有兩個課外輔導班要上,她的媽媽一口氣為她報了口語、語文閱讀和古箏三個輔導班。
【家長聲音】一位黃城根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媽媽說,總體來說作業量目前還可以接受。但暑假輔導班一定要上,不是因為孩子在家沒人管,而是幾乎所有孩子都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他的孩子在假期也要上奧數和英語班。他的孩子上的輔導班還不算最多,有個小女孩每天要上三四個興趣班,晚上要到9點才能回家,在這種壓力下,有的家長也被迫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名目的輔導班。
現象2 中學生暑假“惡補”
●密云三中初一學生小峰:
希望老師能給學生一定“自主權”,少留點必須寫的作業,讓學生有時間自己有針對性地復習。
6個練習冊,預習初二的英語單詞、語文詞語、聽寫,10篇作文……密云三中初一學生小峰非常郁悶。他算了一下,每天最少要做兩三個小時的暑假作業。
此外,最“狠”的,是小峰的學校規定學生每隔15天要返校一次,檢查學生們暑假作業“階段性進展”,然后還會有針對性地布置下一階段的作業。“這樣的話,一暑假哪也別去玩了。”
小峰說,他并不是不喜歡寫作業,“沒有作業就沒有成績。”但他更希望老師能相信他們一點,能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少留一點必須寫的作業,讓學生有時間自己有針對性地復習。
記者調查發現,和小學生相比,面臨中高考任務的中學生暑期課業負擔依然較重。
“歷史政治一大堆卷子,寫字帖,此外暑假還要補課。”119中高二學生小曼估計,暑假作業每天要做2小時。沫沫是159中學一名初一學生。她的暑期作業中有一項,是要把數學練習冊中,一個學期錯過的所有題全部重做一遍。沫沫說,期末考試卷子中,每錯一道題暑假要罰做50道。英語還要求每天背一篇課文。
由于存在升學壓力,一些家長還主動給孩子“加碼”。159中學另一學生家長表示,孩子開學上初二,她已提前買好一套初二課本,并配套10來本練習冊,打算讓孩子利用暑期先預習一遍。
剛從海淀區一所中學初中畢業的小帆,面臨漫長的暑假,輕松并未如約而至。小帆表示,同學之間將升高一的暑假稱作“預備役”。他說,自己的同學們一般會去外地、國外旅游一周左右,然后就開始上培訓學校準備高一課程。小帆的父母給他報的是數學、物理、化學,10天每天上3小時。
【老師聲音】一位高一語文老師認為,目前教育部門規定,暑假期間學校不得給學生進行補課,這種做法并沒減負,“學校不讓補習功課,家長就給學生到社會上找補習班,家長還要付出更多精力和財力。”
另一位歷史老師認為,學生的教材、課程標準及考試標準要求都很高,在這種前提下要求學校減負根本治不了本,如果考試指揮棒不改革,所謂減負也只是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