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用幾個字概括:智慧、博學、風趣、有思想、語文教育天才。
一提到語文教育,大家都會想到黃保余老師。
一提到閱讀寫作,大家都會想到黃保余老師。
一提到思想教育,大家都會想起黃保余老師。

黃保余老師,估計廣大學生的家長并不陌生,國內知名閱讀寫作教育專家,中國少年作家班作文培訓中心主任,他中學時便出版長篇小說,99年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少年作家”,對語文閱讀寫作有著獨特的感知能力。獨創《中學語文知識地圖》學習方法,沒有那一年的高考語文閱讀試題,超出他所講的“語文知識地圖”范圍。他所教授的學生中,有75%以上的學生,語文成績在重點名校中,一直占據著全年級的前50名。
近日,筆者能坐在學生最后面,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位天才名師。在課堂上黃保余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筆者不禁贊嘆,黃保余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幽默的語言,課堂中更是將穿插著語文知識的小故事娓娓道來.筆者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黃老師為什么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么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

黃老師自身的優秀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作后盾,素材豐富,課堂才能如此充實。語言準確規范,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整堂課中黃老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領同學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黃老師親切,表情豐富,非常有感染力,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很強,靈活應變在課堂上能輕松,活潑,瀟灑的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教學的同時,也注重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課外延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注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于求異創新,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探究中學習。在整堂課中,老師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新鮮又有趣的問題,讓孩子們在探究中學習。時不時穿插著講述緊扣課堂,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讓他們一個個樂此不彼,最有名最受到同學和家長歡迎的就是“黃老師八卦西游”,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剖析西游記里的小故事小伏筆,借以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在思考中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強大的感染力甚至于筆者和前去聽課的家長也不知不覺的加入其中去。

師在課堂上努力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黃老師經常說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整堂課中,黃老師對于學生的回答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采用多形式的表揚,讓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這對于平時聽到都批評多的學生來說是很少有過的,因而上課的興趣更濃,勁頭更高。黃老師尤其擅長適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注意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評價,把握時機進行對話交流評價,促進師生心靈的溝通,隨時隨地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余曾經和學生們討論過一個問題《有人落水,你要不要去救》,有的學生選擇救人、有的學生選擇不救人而是尋找其他人幫助。其實這個問題很現實,我國每年都有少年兒童救落水同伴而失去幼小生命的,少年兒童是不具備救人能力的。黃老師告訴學生們:你的生命和同伴的生命是平等,一樣需要珍惜。所以一定要尋求幫助。
師經常告訴他的學生:提倡道德的目的,不應當是要人去做損己利人的重大犧牲,而是樂于去做無損于己,但卻有利于人的事。我們看得出來,黃老師不僅是一位幽默、專業度很強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有思想語文老師。
課讓筆者感受到了以前的語文課堂上從來沒有過的活力。課后,從一個陪同孩子上課的家長了解到:他自己幾乎每次都陪同孩子來聽黃保余老師的課,實際上總是會有一半以上的家長會每次來聽,聽他的課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身心愉悅的享受。而來聽他課的家長中,還有很多人本身就是語文教師。仔細想想筆者自己不也是在課堂上聽的興趣盎然,頗有點“上癮”的味道嗎,這一定就是為什么家長們都稱黃保余老師是一個讓學生聽課上癮的語文老師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