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通常是清一色的娘子軍隊伍。但是,隨著男孩陽剛之氣不足的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吁,是否能從孩子入學的起步階段,在校園中增加些男性的身影,用男性獨特的創意和熱情,為孩子注入更多更全面的正能量。
本期節目請來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園長龔敏和該園兩名男教師潘浩瀚和劉曉炯一起聊一聊,男教師的不同之處,都有哪些獨特的教學方法。(請關注每周六上海教育電視臺16:05《育兒有招》節目)
培養孩子陽光大氣
女性的細心、溫柔,耐心讓她們在幼教領域顯示出優勢,并受到孩子們喜愛。但龔敏認為,男教師的陽光大氣,會給孩子帶來一種非常獨特的吸引力,也會促使他們更好地發展。就像一個家庭有爸爸媽媽一樣,教師隊伍也需要男女教師互相配合,保持平衡。
作為上海第一位幼兒男教師,從事幼兒教育已經23年的潘浩瀚留意到一代代孩子的變化。令人擔憂的是,男孩子們反而越來越女孩子氣,比如早上做早操的時候,女孩子的動作力度和整齊程度要優于男孩子。在很多場合,都是女孩子沖在前面,男孩子退縮在后。針對這一情況,潘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會特別設計一些環節,鼓勵孩子們自己嘗試。
編游戲更有創意
家長代表墨墨爸爸認為,現在的孩子懂事越來越早,內心深處的小想法也越來越多,他們并沒有耐心聽大人講大道理,這時,游戲就是一個好途徑。在陪孩子游戲的時候,爸爸奇思妙想不可或缺。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摔跤會緊張,但潘老師卻給孩子創造了摔跤的機會。節目現場播放的短片中,孩子們把自己轉得頭暈目眩,然后踩在墊子上走向終點。跌跌撞撞的同時,也樂得哈哈大笑。之所以讓孩子踩在一個軟墊子上,潘老師有他的巧思——一個墊子在提供保護的同時,還會造成腳部和踝關節肌肉的緊張和支撐,鍛煉了孩子踝關節韌帶和肌肉的堅固性,提高了平衡力訓練的效率。
劉曉炯老師設計的搶椅子游戲也不同于傳統的版本。傳統的搶椅子游戲中,每一輪都有孩子會被淘汰,一些運動能力較弱的孩子可能會因此傷了自尊。劉老師改變了游戲規則,規定幾個孩子可以疊在一張凳子上,讓所有的孩子從頭到尾都可以參加,也讓孩子明白,可以換一種思路去解決所碰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