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現教傳媒網報道:北京電子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王婧老師在第七屆北京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高校)123名參賽選手中,她獲得了總成績第一名、最佳演示獎、最佳教案獎、最受學生歡迎獎四項大獎,奪得了“大滿貫”。
如何在20分鐘的課堂上將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吸引到課程內容上來?這對任何一個參賽老師都是一個挑戰。王婧認為,學生和老師從未見過面,彼此間一無所知,只有學生學到真東西才會被吸引。因此內容選取要適中,要有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共鳴。同時授課形式要多樣化,利用PPT增強趣味性的同時要板書作輔助。其次要重實踐,學生不喜歡一味地聽理論,多一些時間做練習,讓學生動起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語言上要和學生有互動,達到眼神、心理上高層次互動。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老師,王婧坦言,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淘汰。“電信工程學院的內容更新速度特別快,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學習最前沿的理論知識才能跟上技術步伐。”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剛申請了物聯網專業,王婧就利用業余時間自己去參加培訓。
每到寒暑假,王婧都會參加相關培訓。“高職院校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課堂教學質量,老師、學生、授課內容要高度統一。”在王婧看來,“雖然說教無定法,但好課還是有標準的,我們的學生是否優秀要由用人單位來定。所以老師的教學質量首先要過關,標準要定好,這樣利于學生學習,也利于教師成長。”
“90后”的知心大姐姐
除了教授專業課,王婧還做兼職班主任。學校規定每個月要開一次主題班會,每周和1-2名學生談話,個別的學生要重點交流。面對個性鮮明的“90后”,王婧坦言自己開始時并不大適應。“只有和他們打成一片才能好相處。我的飛信昵稱是牛牛,他們下課后也這么叫我,感覺還很親切。”王婧說,“90后”的逆反心理特別重,很自我,也很自私,宿舍衛生、個人衛生都需要人操心。
但是這些并不是讓王婧最操心的,個別特殊學生的異常舉動最令人揪心。班里曾經有個孩子腿有殘疾,又是單親家庭,但是意志品質很堅強。一次哭著找到王婧要轉專業,說C語言一點也聽不懂,認為這個困難沒法克服,每天抱著書本哭,甚至提出要退學。于是王婧找到任課老師,利用每周五下午給他補習。可是這個學生的情緒卻不大穩定,王婧只好找到他的發小和家人溝通。不巧的是,他的媽媽出了車禍,王婧讓班里幾位同學到家里探望,學生很感動,情緒穩定了很多,學習上也一直很努力。
戀愛問題也是高職生面臨的又一情感問題。有一段時間,同一個宿舍里有3位女生因為戀愛問題鬧情緒,甚至有人吵著不想活了。王婧挨個找她們談心,可謂苦口婆心,學生的情緒才有所緩解。王婧坦言,“其實做兼職班主任的往往更有壓力。”但能得到學生們的信任,也讓王婧心里感到安慰。
備課、上課、科研、學生工作,每天完成這些工作,照顧好孩子,王婧要忙到12點左右,但她覺得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示范,只有教師“行為世范”,學生才會愛戴你,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