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學生應急自救與互救能力,讓“生命至上”的理念扎根校園,2025年11月3日,東城區東四九條小學組織五年級全體學生參加急救培訓主題活動,聚焦心肺復蘇核心技能,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練”的形式,讓學生在沉浸式學習中掌握守護生命的“關鍵本領”。
活動伊始,邀請到的急救專家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為切入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急救的重要性:“遇到有人暈倒、呼吸停止時,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6分鐘,掌握心肺復蘇技能,可能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隨后,專家通過PPT圖文展示,系統講解心肺復蘇的核心原理、適用場景與操作準則。從“判斷意識與環境安全”“撥打120急救電話”,到“胸外按壓的位置、深度與頻率”等,每個知識點都結合生活案例細致拆解,專家一邊講解,一邊用模型演示關鍵動作,讓學生清晰記住操作要點。
互動問答環節,學生們踴躍舉手:“按壓時力氣不夠怎么辦?”“人工呼吸一定要嘴對嘴嗎?”專家逐一耐心解答,還糾正了“按壓越用力越好”“忽視環境安全先施救”等常見誤區,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理論學習結束后,進入最受期待的實操演練環節,F場擺放多個人體模擬模型,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輪流上前實踐心肺復蘇操作。在專家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按照流程一步步操作。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們的操作越來越規范,動作也愈發熟練。
活動接近尾聲,張老師對本次培訓進行總結:“急救技能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必修課’,今天大家認真學習、積極實踐,不僅學會了心肺復蘇,更樹立了‘關愛生命、互助自救’的意識。希望大家把學到的技能記在心里、練在平時,更要傳遞給家人和朋友,讓更多人關注急救、學會急救!
此次急救培訓主題活動,是東四九條小學落實“安全第一”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學校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各類安全主題教育活動,涵蓋更多急救技能與安全知識,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僅掌握文化知識,更具備守護自身與他人生命安全的能力,為構建平安校園、培育新時代好少年筑牢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