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思政課教師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解,提升思政教學的理論性與實效性,2025年10月31日,北京市人大開展“人大開放日——思政課教師走進人大”活動,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牽頭區域多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會同北京工商大學教師,一起沉浸式感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發展與北京實踐。
第一環節 參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北京實踐”展覽
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所在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展區,教師們沿著“人民民主之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人民翻身解放和社會主義革命中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中鞏固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進步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五個板塊,系統回顧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孕育到完善的歷史脈絡,深刻認識到這一制度是“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

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北京實踐”展區,教師們通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基本歷程”“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地方立法”“監督工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選舉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九個部分的展覽,直觀了解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首都北京的生動實踐,對地方人大的職能運作有了具象認知。
第二環節 觀摩朝陽區南磨房鄉人大代表之家(立法聯絡站)
在朝陽區南磨房鄉人大代表之家(立法聯絡站),教師們實地觀摩了人大代表履職的基層陣地。通過南磨房鄉人大主席焦成志的介紹,了解這里是人大代表聯系群眾、開展立法調研、傾聽民意的重要平臺,教師們直觀看到了人大代表如何通過這一“家”,將基層聲音傳遞到立法和決策環節,深刻體會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實踐特質,為思政課中講解“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內容提供了鮮活案例。

第三環節 座談交流會
在座談交流會中,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一級巡視員田洪俊主持座談,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調研一處處長習偉、法工委法規三處副處長趙曉琦、代表工作二級巡視員李東川分別就人大整體工作、立法工作、代表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同時對教師們會前提出的疑問進行了整理回應。交流會讓教師們對人大工作的基本邏輯、根本任務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對北京市人大立法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認知。

在交流環節,思政課教師們結合教學實際,圍繞如何將人大制度實踐更好地融入思政課堂、如何提升學生對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認知等問題展開探討,現場互動熱烈。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學院院長趙春麗和教師們就大學課堂中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和市人大的干部進行了切磋。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基礎素質培訓中心的劉繼玲主任和來自高中的王雪丁老師、初中的余國志校長、小學的晏焱老師就中小學思政教育如何與市人大建立更密切的聯系,表達了對此次活動組織的感謝并提出了需求。
此次活動是一次思政課教師與人大常委會工作人員、與人大制度實踐的深度對話。通過參觀展覽、實地觀摩、座談交流,教師們近距離觸摸制度脈搏,為后續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融入思政教學積累了鮮活素材,有助于推動思政課教學更接地氣、更具說服力,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顯著優勢,厚植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