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世界四大大學排行榜之一的中國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正式揭曉了2025年的榜單(另外三家分別為英國的QS世界大學排名和THE世界大學排名、美國的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該榜也是四大榜單中唯一來自中國,或者說來自非美英國家的榜單。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本次排名情況:
首先從世界榜上來看,哈佛大學以總分100分的成績穩居第1,2~3名均為70分檔,分別為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60分檔有3所,依次為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牛津大學;50分檔有5所,依次為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共計有11所高校得分在50以上,美英兩國毫無懸念的瓜分了前十,其中美國高校8所,英國高校2所,這基本也是當今世界頂尖高校較為真實的一個比例狀態。
在此,我們再來綜合分析一下,最近5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平均排名前十的高校。從下表可以看出,過去5年,世界學術平均排名前十的高校基本沒有大的變動,其中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常說的哈斯麻)、劍橋和加州伯克利這5所高校牢牢占據了前五的位置,除了2021年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位次有過變動外,其他的沒變過。而6、7位則是普林斯頓和牛津兩所高校霸占,8、9位被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占據。而更為穩定的是第10-12位的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和康奈爾大學三所高校,在過去5年排名也是紋絲不動,沒有任何變化。綜上來看,目前學術水平世界排名前十,更準確的說是前十二名的高校在過去5年相當穩定。基本格局就是,美國一家獨大,哈佛穩居第1,哈斯麻占據前3,英國頭部高校僅次于美國。
說完世界學術排名前十的高校,再來看一下中國內地高校的情況。今年清華大學繼續排名國內第1(總分46分),并且還是亞洲第1,排名全球第18,這也是國內高校首次進入全球前20。排名第2的則是TOP2的另外一所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排在第3,這兩所也是40分檔的;再往下就是30分檔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分列4-7位。20分檔的則有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南大學,它們位列國內8-13位,這也是本次進入世界前100的中國內地高校。
我們再來看一看最近5年,ARWU中國內地平均排名前十的高校。從下表可以看出,過去5年,中國內地學術平均排名前十的高校中,前三以及第七、第八位的名次沒有變動過,分別是第1的清華、第2的北大、第3的浙大、第4的上海交大、第7的中山大學和第8的華中科大;其余的分別是綜合排第5的中國科大,第6的復旦,第9的南大和第10的中南大學;前十中可能很多人沒有想到中南大學能最終入圍;但ARWU榜單上,中南的排名一直都挺高的。而在國內前十的高校中,排名前7的高校近5年在世界榜上的均進入了前100,排名最高的清華大學世界綜合平均排名為23.2。前十高校中,北京和上海高校各有2個,其余省份各占1個。總的來看,國內榜貌似沒有像世界榜,跟大眾普遍認知的契合度那么高,可能反差會大一點。
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首次發布,2009年改由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跟其他大學排行榜相比,ARWU的一大特點就是重點考量學校的學術水平,是以學術性大學排名的名義發布,其參考指標很看重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和教師數、高被引科學家數、在頂級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數等。這既是ARWU一大看點和相對優勢;但這也被一些人所詬病。該榜單首次發布時,中國內地高校甚至沒有一所高校進入前200,直到2016年,中國內地高校才首次進入排行榜的前100,再到今天的13所進入前100(實際應該并沒那么強),應該說我們還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