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二屆中國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慈溪舉行,研討會對近年中國考古出土的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與希臘及國際造字結構體的標準進行對比確認,拓展研究成果。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田宇原,寧波市政協副主席高慶豐,慈溪市委副書記孫黎明, 以及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孟樹峰、秘書長夏高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卞正林、浙江大學教授周少華,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趙幼強、希臘國家旅游組織北京辦公室總監雅尼斯,希臘學者喬治斯、索毅、安娜,美國學者茉莉等50余位海內外專家學者參會。
研討會由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孟樹峰主持
本次研討會上,聞長慶、聞果立父子發布了他們的研究新成果。他們認為,在中國多地出現的帶有類古希臘線形字母古陶瓷,很可能就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國與希臘早有文化交流的實證。
會上,來自中希兩國的專家就中國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發表了各自見解。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田宇原認為,希臘為北緯30度線國家,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與中國相仿,兩國都是人類宜居地。所以,進行兩國的國際文化對比,是很有意義的。
希臘國家旅游組織北京辦公室總監雅尼斯認為,破解這些符號,將會進一步促進中希兩國的交流,為更廣泛的合作樹立良好榜樣。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周少華認為,先秦時期正是中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同時也是希臘字母初創階段。世界各文明古國對文字起源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熱門話題之一。所以,這樣的學術會議可以用三個“度”來形容,即高度、深度和廣度。他建議慈溪有關“文字起源與人類文明”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繼續辦下去。
浙江博物館研究館員趙幼強說,寧波慈溪是中國古陶瓷之路的發源地。文字是怎么來的?中國文字要溯源。聞長慶提出的這個課題非常好,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建議更多的人投入進來,對人類的造字系統有一個深入的研究。
希臘學者喬治斯博士呼吁全世界更多學者投入到這項研究中,共同探討人類文明的起源。
來自希臘的安娜表示,刻畫在中國原始青瓷上的古希臘字母深深地吸引她,未來她將就此話題進一步地了解、研究。
希臘學者索毅博士則認為,中希兩國的貿易可以追溯到500年前,但是2500年前的原始青瓷上就出現了希臘字母,是不是說明那個時候貿易就已經開始了?中希兩國需要就此開展合作,進一步研究探討。
上海大學林少雄教授認為,這次研討會以“字母體造字結構”為主題進行研討,試圖探討表形文字的聲音與表音文字的結構及其兩者之間的隱秘關系,無疑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其次,引發我們對于目前人類文明所創造的圖像、符號、文字三種主要載體及媒介的整體觀照與系統思考。在此之前,在我們的思考中,三者之間基本上有較為明確的分野與界定。其三,在這一研究過程中,相信將會有觀點的碰撞、激烈的爭論,甚至徹底的否定,但這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的神性與魅力所在。相信這一課題的深入研究及其成果呈現,將會對史前史、文字史、藝術史、文明史等都會產生有益啟迪與積極影響。
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常務副主席、秘書長夏高生教授認為:2014年中華陶瓷大師聯盟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組織了中國20多位當代陶瓷藝術家赴希臘開展了“瓷語絲路”的中希陶瓷文化之旅,唯有聞長慶大師發現了古希臘文字與中國先秦陶瓷文字類似的字母,并開展了長達七年的探索研究,這是中國陶瓷大師的精神和財富。大師聯盟將會全力關注支持這個項目。
胡志華研究員認為,先秦時期中希兩國就已經開始了交流,證明這一觀點需要兩國的學者共同努力,也為各國學術界提供了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
專家們一致認為,聞長慶、聞果立父子的研究獨辟蹊徑,可能改變學術界關于早期中國無字母史的說法,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中國和希臘兩國間的文化旅游交流具有現實意義。
會上,聞長慶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據此發現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浙江“瓷癡”與神秘符號的不解之緣
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館館長聞長慶2014年在希臘參展期間,偶然發現希臘字母與出現在自己收藏的古陶瓷標本上的一些刻劃符號極其相似。
時任希臘駐上海領事館的總領事卡爾佩里斯博士看過這些陶瓷標本后,認為2600年前的中國古越原始青瓷器上出現了類古希臘線形字母的符號,值得學術界重視。
多年來聞長慶醉心于古陶瓷研究,與兒子聞果立成功恢復了失傳千年的越窯秘色瓷工藝,創辦了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館。這20多年來,他收集了數噸古陶瓷片,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古越時先民已應用類希臘線字母造字結構23個,刻寫在陶瓷器上。在研討會現場,他向參會的領導嘉賓展示了23件刻劃有類似希臘線字母符號的古越原始青瓷。此外,聞長慶又發現5300年前良渚人在陶器上刻寫A、B、C、D、E字母體, 還有21個造字結構相同的類“古希臘字母體”:ΑΒΓΔΕΖΗΘΙΛΜΝΞΟΠΡΣΤΥΧΨ。
此后,聞長慶父子查閱了大量古文獻并反復比對360多塊出現了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標本,于2016年發布,在中國的一批古陶瓷器上,發現了23個在字形和造字結構上類古希臘線形字母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與至今使用的希臘字母相似程度極高。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國內外陶瓷考古學界的重視。
來源|發現藝術
編輯|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