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學生日均花2.82小時 近8成家長每天陪寫)
新京報快訊(記者繆晨霞)2017年中國學生日均寫作業時長為2.82小時。同時,無論是北上廣還是三四線城市,學生寫作業時長已逐漸趨于一致。今日(12月19日),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平臺“阿凡題”發布互聯網教育大數據報告《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分析學生、家長、教師面臨的作業難題。
該報告來源于“阿凡題”線上注冊用戶、線下近百家實體店用戶的調研數據。報告顯示,近3年時間,我國中小學生日均寫作業時長由3.03小時降低為2.82小時,但2017年的最新數據仍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同為亞洲國家,我國中小學生寫作業時長是日本的3.7倍、韓國的4.8倍。就國內不同地區的情況而言,湖北黃岡和上海的學生的日均寫作業時間最長,超過3個小時,并列全國第一。
該報告還顯示,近8成家長每天陪孩子寫作業。學生年級越高,家長陪寫作業的時間越長,有7%的高中生家長每天陪寫作業超過4小時。陪寫作業已成為中國家長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親子關系的殺手,數據顯示,有3/4家庭曾因寫作業“開戰”。
被作業束縛的還有老師,報告顯示,中國近7成老師最喜歡講臺,但每天有近半時間都忙于批改作業的重復工作。與之相對的是,中國老師在受尊重程度、公眾認可度上排名高,薪資卻墊底,平均年薪為45799元,遠不及日本(296294元),甚至不如印度(51775元)。
報告預測,“互聯網+教育”或可成為破解作業難題的途徑,如正在研發中的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批改作業機器人,有望將教師從重復批改作業的境況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