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考改革設置的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有什么用?
日前廣東高考明確2018年改革方案,本科批次合并后,設置15個院校平行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和1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這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有什么用?
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給考生增加了一個人性化的選擇
最近,廣東省印發《關于2018年深入推進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通知》,明確2018年起,將原來的本科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只設置本科和專科兩個錄取批次。本科和專科錄取批次均設置一個平行志愿組,可以填報15個院校平行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和1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批次合并,增加平行志愿數目,這已經不是新鮮事。除了上海和浙江高考改革試點省市以外,山東省和海南省都已經在2017年高考實現了本科一批次和二批次合并。而每個院校設置5-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也是各個省區實行多年的規則了。唯有這個設置“1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似乎是歷史上第一次。如何理解這個規則呢?我們首先看一下廣東省教育主管部門是如何解釋的。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記者就廣東省2018高考改革的熱點問題采訪了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后匯總的《2018年高校考試招生改革熱點問題問答》,權威解釋是這樣的:
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給考生增加了一個人性化的選擇
廣東省對“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規則的權威解釋的核心是這段話:
2018起增加了1個不服從調劑專業,考生填報時,如果對所報的院校某一專業毫無興趣,就可以將自己最不想去的專業在“不服從調劑專業”欄填上,這樣萬一需調劑專業錄取,也不會被調劑到該專業錄取,當然,也增加了被退檔的風險。
我們演繹一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規則在高校錄取的時候是如何操作的。
當一名考生被成功投檔到某高校后(這意味著考生至少達到了該高校的投檔線,并不意味著考生一定能被高校錄取),將進行高招錄取的第二個環節----專業錄取。高校將根據招生章程確定的專業錄取規則,參考考生的高考分數,依次順序檢索考生填報的6個專業,只要這6個專業中有一個專業還沒有錄滿,這位考生將被這個專業錄取。具體能錄取到他填報的哪個專業,一是取決于考生分數的競爭力,二是取決于其他投檔成功的考生填報這些專業的人數多少。事實上,如果考生的分數不高,就在投檔線附近,而選擇填報的專業又都比較熱門,完全有可能檢索完他的6個專業后都無法錄取,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是由于考生填報各個專業非常不均衡,完全有可能還有一部分專業填報人數較少沒有錄滿。這時候如果考生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就有可能把考生錄取到尚未錄滿的專業去。好處是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但是缺點是高校并不知道剩余沒錄滿的專業中考生相對更能接受哪個專業,不愿意接受哪個專業。考生可能會被一個非常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考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如果考生選擇的是不服從專業調劑呢?對不起,結果更加糟糕。考生將被退檔,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下一個批次的錄取。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并后,就更加慘烈:本科沒有下一個批次了,除了本科征集志愿以外,就只能落到專業批次了。
這就是到目前為止的高招通行的專業錄取設置。多數對分數沒有絕對把握的考生絕對不敢選擇不服從專業調劑。而不得不接受專業調劑。因此有人說平行志愿規則“綁架”了考生的意志。
廣東省2018起增加了1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后有什么改觀的呢?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除了填好自己喜歡的6個專業志愿以外,可以再仔細研究一下沒有選擇的剩余專業中有沒有毫無興趣,自己絕對不能接受的專業?如果有,就可以把它填報到這里。當檢索完他的6個專業后都無法錄取,對他進行專業調劑的時候,就絕對不會調劑到這個專業去。考生就不用擔心被自己最不喜歡的專業錄取。
從這里看,我們要為廣東省高考改革中這項小小的改動點贊!非常人性化。這個改動對電腦錄取沒有增加錄取工作量,但是卻給考生多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選擇。避免了考生被最不喜歡專業錄取的可能性。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廣東省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特別提醒“也增加了被退檔的風險”。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有些冷門專業你不喜歡,別人可能也不喜歡,假如最后其他專業都滿了,剩下的就只有你的“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的專業了,那么雖然你在前面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也難免被退檔。
因此你要自己權衡一下:被最不喜歡專業錄取和退檔到征集志愿或者專科批次,這兩個你都不希望發生的選擇,選擇哪一個相對更好一些?哪個才是真正最糟糕的。這很重要。一定要想好!
如果不填報這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是什么情況的?想一想,這不就等同于目前的專業設置規則沒有變化嗎。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相當于給考生增加了一個人性化的選擇權利。你可以選,也可以不選。
另外還要注意,只有在前面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的選項,后面填報這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才有效。如果你在前面選擇了不服從專業調劑,后面填報這個“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也不會再操作了。
也許還有廣東考生提出,如果我最不喜歡、最不能接受的專業有兩個怎么辦?沒辦法,按照廣東2018高考改革的規則,你只能在兩個最不喜歡的專業中選擇一個相對最最不喜歡的專業填上。
這個情況難免讓我們意識到,這項規則還有擴展的空間呀!比如說允許填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是不是給考生的選擇空間更大?可以說肯定是的。我們不排除今后有其他省份參考了廣東省的經驗,會設置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但是這“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可不是填報得越多越好。因為對于高分考生,肯定被自己的6個專業志愿錄取了,是否填報這個選擇根本就不重要。而對于投檔線附近的考生,本來退檔風險就比較大,如果再填報很多“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那就退檔退定了!也許更慘!
再者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高校都在推行所謂的“大類招生”,將以前的一些冷門專業與熱門專業“捆綁”在一起招生,到大學二三年級再細分。比如有些文科生不愿意學哲學,不愿意學歷史等,現在看,有些學校大類招生這些冷門專業都沒了,統一叫做“社會科學實驗班”了。讓你想選“不服從調劑專業志愿”都選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