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中小學基本實現“班班通”
編輯:中國教育品牌網www.aoli.net.cn 發布時間:2011/6/19 7:40:38
近兩年,潼關縣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開拓進取,大膽創新。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引進資金,整合資源,強力推進全縣基礎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促使全縣中小學基本實現了“班班通”,促使全縣城鄉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該縣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統一思想認識,采取得力措施,整合遠教設施設備資源,將2005-2008年國家配發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設施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采用“計算機+電視機”的模式,統一配備到農村中心小學的各個教學班使用。
二是多渠道、多途徑籌集資金,采用“計算機+數字投影機”的模式,為潼關中學的22個教學班和太要、南營中心小學五、六年級的30個教學班進行了全面裝備。
三是開拓進取,大膽創新,通過縣政府引進融資1300萬元,采取“計算機+觸摸式液晶電視機”的模式,為城區4所初中和4所小學的180個教學班(達到全縣中小學教學班總數73%)進行了全新裝備。
四是通過不懈努力,爭取縣財政資金200萬元,采取縣教育局補貼等辦法,為全縣義務教育段1056名專任教師(達到全縣專任教師總數的80%)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另外,潼關縣教育局還重視和加強基礎教育專網建設、學校校園網站建設。截至目前,全縣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接入電信互聯網和省教育廳基礎教育專網,全縣已有14所中小學建起了校園網。
渭南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潼關縣教育局采取四輪驅動、強力推進全縣基礎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促使全縣基本實現“班班通”的做法很值得各縣(市、區)借簽學習。同時,渭南市教育局希望各縣(市、區)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教育局提出的2011年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工作考核目標任務,加快渭南普通高中多媒體進教室、義務教育段“班班通”工程建設和基礎教育專網建設工作步伐,推動全市基礎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早日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渭南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