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臺北專電 (駐臺記者 陳夢婕) 兩岸高等教育論壇日前在臺北舉行,來自兩岸60所高校的200多位嘉賓與會。其中,大陸有50所高校赴臺參加論壇,包括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等;臺灣有10所高校參加論壇,包括銘傳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等。
臺灣銘傳大學主辦了此次論壇。銘傳大學校長李銓在致辭時指出,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加上智能手機、物聯網、智能機器人等技術超速發展,對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越來越深入,過往“傳道、授業、解惑”的大學教育,必須隨之調整,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啟發、互動、創新的大學教育新形態、新革命。嘉賓們圍繞兩岸高教合作的發展與未來、在線教學線下討論的教學模式、大學教育的走向等議題展開研討和交流。
2008年,國民黨在臺重新執政后,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高教交流曾有進一步發展。目前,大陸來臺的學籍生有9223人,研修生有3.2萬多人,加起來接近4.2萬人,臺灣赴大陸求學的學生有106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