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況1
大魚大肉吃多了,節后要趕緊給身體排排毒。
劉晏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擅長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腸鏡檢查、脂肪肝、慢性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記者:在你的門診經驗里,春節后腸胃問題是否多發現象?最常見的是什么情況?
劉晏:節后來看專家門診的大多是因為以前就有一些原發性消化系統疾患,平時堅持服藥或間斷不規則服藥的患者,適逢春節,中國人往往重習俗、輕健康,會有人覺得春節期間還一邊吃藥不方便,把藥停服幾天應該沒關系。同時春節期間的飲食又比平時更不節制,所以造成原先的病情惡化了。在節后這幾天我的門診過程里就遇到過原先是慢性膽囊炎膽石癥,節后并發胰腺炎。昨天有一個年輕人來,他是原先就有十二脂腸球部潰瘍,春節中不注意,生活不規律,比如晚睡晚起,無固定的進食時間,比如拒絕早飯,結果,演變成膽汁反流性胃炎、復合性潰瘍。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記者:對于春節假期里負荷過大的腸胃來說,假期結束后這段時間該如何調整才是合適的?
劉晏:對于那些已經明確一些慢性疾病在身的人,要一如既往的堅持原先的生活節律,我一直強調,慢性病是三分治療七分保養,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要因為有什么節日或假期就以為可以放縱一下,一定要去掉“偶爾少吃一頓或暴飲暴食沒關系的”這種念頭。規律睡眠,因為睡眠規律與否其實會影響到飲食的規律,吃飯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我建議一頓飯至少20分鐘,因為這個過程中,可增加唾液等消化酶分泌和食物攪拌,會減輕胃腸等消化道的負擔。還有些年輕人以為這幾天大魚大肉吃多了,人也不舒服,那接下來幾天就餓幾頓,排排毒,這是一種雪上加霜的做法。
另外現在很多人想要養生,電視節目、網絡上也各種方法出來,很多人喜歡自己在家里調理養生,把各種各樣的五谷、豆子放在一起打,這其實未必適合自己。總之,消化道養生時,記得一個原則:簡單易于消化的食物賽過一味地進補,別搞得太復雜。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需要來選擇,如果實在病情復雜、醫療知識欠缺、對養生節目疑惑的人士,索性去找我們擅長消化專業的醫生望聞問切,針對具體體質量身定做。
最后還有一點提醒,節后的立春就是第二年春天的開始,百花叢生的季節,但我要提醒這也是一個百病叢生的季節,病毒細菌隨之復蘇了,消化系統舊疾也將卷土重來,所以這個季節重點是防病治病。就算沒有明顯復發的癥狀,也應去醫生找醫生調理一下才好。
狀況2
春節期間生物鐘完全打亂了,節后要上班,但還是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
許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神志病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擅長治療以失眠為主癥的內科雜病和相關的心身疾病,以及心理指導和養生保健。
記者:節日期間生物鐘的突然打亂會引起那些健康問題?
許良:節后已經立春,本來就會開始有春困現象,加上節日期間很多人會連續熬夜,從中醫上講,晚睡是一個暗耗氣血的行為,暗耗氣血的結果是就算睡得再多,白天也會精神不好。
記者:節后為了盡快把生物鐘調整到原先的節奏,適當吃一點助眠藥物是否可行?
許良:現代人尤其職業白領睡不好,常用兩種解決方法,吃安眠藥,現在也流行吃一些保健藥(如松果體素,也就是褪黑素)。從中醫角度來說這兩者都不主張,因為吃安眠藥會有依賴癥,至于保健藥雖然不會產生依賴,但是,睡眠問題不是簡單一個褪黑素減少的問題。褪黑素是用來糾正時差的,它不能糾正睡眠,這是一個大眾認識的誤區。所以你吃褪黑素對于改善睡眠是沒用的。
記者:為了盡快把睡眠節奏和質量調整過來,你有何建議?
許良:理論上從立春開始就應該逐漸調整到早睡早起的節奏了。順應四時,春季要比平時早睡半小時,最好11點以前睡覺,至少11點已經上床躺下。現在關于睡眠還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互聯網,太多人把手機和電腦帶上床,不管你用它們來娛樂還是用來工作,在晚上上床之后還看這些電子產品一定是對睡眠有害的,會擾亂心神,現在越來越多睡眠障礙是因為這個引起的,所以我呼吁一定要戒掉這個習慣。另外,考慮到過年期間中國人特定的飲食結構和習慣,過年之后推薦用蓮子、薏米仁和紅棗燉湯喝,對于睡眠有好處,如果有糖尿病的人則少放或者不妨紅棗即可。
狀況3
過年難得和親友相聚,不是打麻將打牌,就是拿著手機沉浸在網絡世界里,最后才發現腰痛得厲害。
孫文善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國家衛生部“十年百項”項目“穴位埋線臨床應用”推廣專家,臨床擅長頸腰椎疼痛、肥胖和兒童近視的針灸治療。
記者:春節后來尋求治療腰椎、頸椎的病人有沒有增多現象?
孫文善:春節后頸腰痛病人確實都會有一定的增加,可能與假期會更多使用手機閱讀、看電影和打游戲有關,與以前僅僅使用電腦相比,現在人們顯然有更多時間沉溺于互聯網而不是生活在現實中。春節期間人們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靜坐延長、活動更少、低頭更多,頸椎腰椎很容易受到傷害。
記者:因為臨時性的長時間久坐或保持同一個姿勢引起的腰椎、頸椎疼痛如果不在第一時間盡快加以調整,會造成什么后果?
孫文善:一般來說,久坐引起的頸腰痛最初表現為僵硬或酸痛,特別是起立或后仰時更加明顯。如果不及時治療同時又未改變習慣的人容易使癥狀進一步加重,頸椎問題可能出現曲度消失或反弓,椎間盤突出甚至壓迫神經根和脊髓,表現為肢體麻木或無力;腰椎也可能出現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出現下肢放射痛或發麻癥狀,嚴重者可能影響日常活動。
記者:如果在春節期間已經不小心這么做了,醫生有什么建議可以幫助緩解和改善癥狀?
孫文善:如果春節期間因為長久使用手機電腦出現了頸腰痛,首先應該有意識地減少手機使用,盡量不要用手機看電視劇和打游戲,不要閱讀和收發很多微信;其次可以通過適當增加一些運動有利于避免頸腰痛的加重,推拿按摩對頸腰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對于已經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的頸椎腰椎疼痛應該積極尋求治療。近年來,我院開展的一種長效針灸療法(埋線療法),作為保守治療方式,可以迅速而徹底地改善頸腰痛癥狀。
狀況4
春節期間不注意,不良生活方式增加了心腦血管負荷,現在假期結束了,需要趕緊保養一下。
朱中生
主任醫師,上海市浦東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心內一科主任。擅長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尤其是經橈動脈行冠心病介入診療術。
記者:春節前后,心腦血管病人會不會有增多情況?節后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病誘因是什么?
朱中生:春節期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節后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病誘因包括變化無常的氣候,老百姓通常說的“倒春寒”,寒冷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興奮,使全身血管收縮,容易導致心腦供血不足;春冬季節氣候干燥,血液粘稠度高,容易出現血管堵塞;還有過年期間飲食太過油膩,生活不規律,熬夜、勞累、情緒激動、急性子等因素都會加大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記者:節后就要迎接春天了,乍暖還寒,針對這一季節特性,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醫生有什么建議?
朱中生:首先,做好防寒保暖。醫學資料表明,低溫、大風、陰雨、霧霾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之一。洗澡的水溫不能低,但也不能過高,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最好。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約20分鐘左右;第二,避免受涼,預防感冒,感冒也是心梗急性發作的誘因,可導致急性心肌缺血等意外;第三,勞逸結合,心境平和。過度勞累和超量運動,會使心功能負擔加重,使得心肌缺血缺氧,引發心腦疾病。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應盡量通過深呼吸、默念或轉移視線來使自己保持冷靜頭腦和穩定情緒,努力將緊張、沖動、憤怒等惡劣情緒降至最低程度;平日里性子太急的患者最好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最后,戒煙限酒。吸煙包括二手煙是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之一,心腦血管患者在生活中要做到戒煙限酒,清淡低脂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再叮囑一句,一旦出現突然明顯加重的胸悶、心悸、煩躁、心前區疼痛等情況,就應立即撥打120就醫,禁止自己開私家車就醫。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爭取發病后90分鐘內應及時到醫院,開通梗塞血管,挽救更多的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