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上藏路小學的“剪紙”特色,青島寧安路小學的天文特色、青島洛陽路小學的京劇特色……過去的一年里,青島的教育事業“百花齊放”。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各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打破舊有的思維定式,增加創新意識,堅持不懈地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
素質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最大限度的鼓舞和支持學生充分自由,自主和豐富多彩地發展。因此,充分尊重學生興趣,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全面發展的學校需要涌現,從學生自身和理論上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給與正確指導和培養,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環節。這已經成為了不少學校的共識。今年4月,我市中小學招生政策出臺,其中市教育局將停止審批特色學校引起了業界人士的注意。市教育局副局長韓曙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色學校中的“特色”,應該是一個廣泛的概念,而并非僅僅局限于藝術學校、音樂學校、美術學校等。任何一所小學、初中、高中、職業學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辦出自己學校的特色,這就是“特色教育”。一般來講,特色教育包括三個層次,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深化,一大批的辦有特色的學校,開始在我市出現,這些特色學校在素質教育中起了某種先鋒作用,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更多的學校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這些特色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長期積累,是學校校園文化的折射,是“以人為本”的人文尊重,是對教育規律充分遵循。
“特色”,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一個學校的特殊性和個性,是它校所沒有或不顯著的東西。特色學校的建設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它沒有現成的模式和可供借鑒的經驗,一切全要靠自己的理解、探索、總結和發現,闖出一條路來。因此創建特色學校要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打破舊有的思維定勢,增強創新意識,破除“唯條件論”,充分發揮人的創造精神和主觀能動性,從辨證的角度分析自己辦學條件利弊,努力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新路子。
有特色的學校更受家長青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80%的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校時,最為關注的就是學校與其他學校相比有何"獨特之處"。他們認為,學校是不是名校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學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能否讓孩子學有所長。“不少學校在學生德育中一成不變,缺乏創新,從而導致學生也缺乏自主開發和創新的能力。”一位姓鄭的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個性特點鮮明更容易讓家長信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著力打造天文特色的學校里,孩子們一般想像力比較豐富,而且由于長期接觸天文、宇宙等微觀的事物,孩子們的思維也比較縝密。在體育特色比較突出學校,孩子們的心態和體質普遍比較好。而在以關懷教育為特色的學校,孩子們之間關系融洽,而且個個能說會道,善解人意。
學校“特色”在于文化“特色”
“學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最終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并非一日之功。”采訪中,一位小學校長向記者講述了學校堅持打造學校特色教育的不易和艱辛。她說,辦學有特色是一所名校的標志,但辦學的目標又不能停止在特色上,特色學校建設只是一種手段,其歸宿仍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是形成特色的前提和核心,特色教育是為了帶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創建特色學校,仍需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以特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特殊發展促一般發展。一個學校在不斷的摸索中,進行創新,并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讓學校所有的師生融入到學校獨特的文化氛圍中,并自覺地以實際行動來捍衛和保護這種文化。”她表示,素質教育提到的打造學校的特色,不是“出格”,而是指學校在創造個性化經驗的過程中,形成學校獨有的“文化和性格”。“處在同一個地區的學校,雖然周邊的經濟、文化背景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所學校都是一個獨立的,特殊的教育單位,都有自己特色的,生動活潑、個性鮮明的教育對象,因此,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必然會沉淀出富有個性的辦學傳統和校風。”
為孩子插上夢想翅膀
記者了解到,新的義務教育法實施后,我市提出將德育工作放在學校首位的目標,為學校特色教育指出了明確的方向。一些學校結合2008年奧帆賽的實際,組織開展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迎奧運”活動,并在各種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帆船運動學校、奧林匹克示范校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了出來。一些學校響應國家提倡“萬人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結合當地和學校的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活動,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經驗,還有一些學校,將德育有機的融入到體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逐漸形成了學校的科普特色、天文特色等。
“特色教育為每個孩子都提供一個展示個性的平臺。特色教育首先必須是高質量的學校教育。”青島二中是我市學校堅持素質教育、特色教育的一個典型。該校校長孫先亮在談到二中特色教育時表示,二中重視挖掘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特色教育是素質大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不是學校教育的終級目標。從教育本質與功能方面理解,中小學要辦出各自的特色是基于:一要對“應試教育”進行改革;二要面向全體學生;三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其目標是對每個學生素質與能力做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培養,并達到最高水平,使之具有主動適應社會與發展社會的能力。可以肯定:成功特色教育是高質量的學校教育,都無一例外是素質教育的典范。從另一個角度看,成功的學校盡管不往身上貼特色教育的標簽,但只要總結歸納一下,可以發現,處處有特色。
另外,在辦特色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特”與“全”的關系。辦學特色決不是指少數人具有的某種技能和本領,而是指全體學生的身體、心理、智能、道德、審美、勞動和交往素質的全面提高,最終使學校工作在整體上、全方位地反映出這種特點,使學生、學校實現整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