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65年歷史的中國人民大學現采用的新校徽是由她的校友章葉青設計的。
章葉青1992年從人大畢業后曾在日本、德國學習廣告設計。2002年創辦了知行堂廣告有限公司,現為該公司執行董事兼創意總監。他曾為新華書店、銀行、企業做過整體形象設計,還承接了中法文化年等多項涉外大型文化活動的總體形象設計。早在1996年,章葉青就以校友的身份向母校提出修改校徽的建議,并遞交了規劃書。2000年,當時的校黨委副書記曾主動找他了解形象設計方面的相關知識,令章葉青深受鼓舞,他主動寫了策劃報告,做了幾套設計方案,表示將義務為母校設計新校徽。2002年上半年,章葉青設計了后來采用的新校徽方案,并將他設計的新校徽與老校徽進行詳細對比分析。他認為,新校徽的優點一是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體現了建設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的新理念;二是主概念突出。
章葉青設計的新校徽由三個篆字體的"人"組成,簡潔而又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的味道,體現了三層涵義:一是人民大學要為人民辦學;二是以人為本培養和造就人才;三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章葉青說,他在網上看到一個人大學生自己辦的網站,叫"天地人大",這給他很大啟發:天大地大,人最大。"中國人民大學",他覺得這六個字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人"字,在設計過程中他便決定以"人"字為主要特征做文章。"人大、人本、人文"、"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成眾"等思路引導他設計出以三個"人"為主要元素,并在字體上取材篆書。在圖形的選擇過程中,章葉青了解了許多國外著名大學的校徽,他發現這些主流大學的校徽圖案主要集中于圓形或盾形。考慮到圓形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而且老校徽用的也是圓形,他決定在新校徽上也采用圓形。在顏色上,新校徽的紅色,取自于宮墻的深紅顏色。章葉青認為這種顏色顯得理性、大氣、包容,具有中國特色。他把這一顏色確定為校徽的專用色,并稱之為"人大紅"。就像鮮艷的哈佛紅在美國成為資本經濟的某種象征一樣,他希望人大紅今后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象征。
經學校研究,新校徽于2002年10月1日起試用,一年后正式啟用。2003年11月1日,人大65周年校慶時得到廣泛使用并得到校友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