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思政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5年10月23日24日北京市懷柔區第一小學舉行了“陽光思政 鑄魂育人”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聚焦課堂實踐,通過課例展示、研討交流、專家引領環節,為思政教師搭建了成長平臺,進一步推動了學校“陽光思政”特色品牌建設。懷柔區思政課督導專家、懷柔一小思政課督導員(原懷柔三小校長)彭興江,懷柔區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李東梅蒞臨學校指導,學校干部、陽光思政研究中心成員、全體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部分教師代表共同參與聽課研討活動。
解雙立老師的《生活離不開規則》著重結合常見生活場景,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規則,側重感知規則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的具體作用,切實感受遵守規則不僅是對個人行為的要求,而且是社會生活有序運行的必要保障。
張梓渝老師的《歡歡喜喜慶國慶》是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張老師運用多種方法巧妙地引發孩子們的情感共鳴。課堂上,當《開國大典》的歷史影像浮現,當“王二小”等英雄故事娓娓道來,那段崢嶸歲月不再遙遠,愛國情懷在孩子們心中落地生根。
《網絡新世界》是鐘艷艷老師講授的四年級上冊教學內容。通過課前讓學生搜集網絡資料、課中設計豐富課堂內容開展教學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和育人成效。
楊春苗老師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一課則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憲法是國家根本法,也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幫助學生樹立權利意識,尊重他人合法權利,共同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張瑞霞老師的《遼闊的國土》一課從多角度讓學生感知我國國土遼闊,激發學生愛國情感,引導學生學會看地圖,培養他們良好的讀圖識圖習慣和能力。
課后,五位授課教師分別進行了課后反思,與會人員圍繞研究課,展開了深度且熱烈的研討交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活動最后,教研員李東梅、彭興江校長對課堂教學進行點評指導,既肯定了亮點,又提出了優化建議。他們認為:五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體現了思政引領力,老師們運用多樣方法精準施教,用課標指導教學,用課標引導學生學習,呈現出多樣的學習方式,課堂成效顯著。同時他們也希望老師們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用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深入思考,達到情感共鳴,切實發揮思政課程育人功能。
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教師的教學風采,更通過“實踐--研討--提升”的閉環模式,為學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動能。未來,懷柔一小將繼續深化思政課程改革,打造更多“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課堂,進一步推動學校育人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