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秋風送爽、碩果盈枝的美好時節,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這個既均分秋色又調和晝夜的特殊日子,不僅承載著收獲的喜悅,更因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被賦予了深厚意蘊。飽滿鮮亮的果實為漸黃草木添彩,凝聚著勞動者的辛勤與大地的饋贈。9月22日,青云店鎮小迴城完小開展了以“秋分‘豐’景好 勞動正當時”為主題的豐收節教育活動。
五(2)班王宥然同學發表國旗下講話。他告訴大家,秋分是豐收的象征,豐收皆源于付出,唯有腳踏實地耕耘,方能收獲碩果。我們應借秋分與豐收節這個契機,將豐收喜悅化為動力,把勞動和節約理念融入日常,尊重勞動,珍惜成果;熱愛勞動,積極參與;勤奮學習,儲備未來。
在班會上,班主任老師帶領學生了解秋分節氣和我國設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意義,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付出,培養學生尊重勞動和熱愛勞動的品質。同學們專注聆聽,在知識傳遞中感受豐收的喜悅與勞動的美好,開啟了豐收節的精彩篇章。
同學們走進田間地頭,有的掰玉米,感受顆粒飽滿的沉甸;有的抱起碩大的絲瓜,驚嘆自然的饋贈;有的采摘蔬菜瓜果,享受豐收的喜悅;有的下水抓河蟹,體會捕撈的樂趣。勞作中,同學們體驗農事辛苦,更懂糧食珍貴。他們在挺拔的玉米地里穿梭,在綠油油的菜地旁歡笑,把自然的饋贈與成長的快樂深深鐫刻。
同學們還化身為“藝術農夫”,用玉米、黑豆、小米等五谷雜糧,搭配樹葉、樹枝、花瓣,精心粘貼,勾勒出一幅幅展現豐收景象、贊美農耕勞作的生動畫卷。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與創造力,更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糧食的另一種藝術價值與生命力量。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絕不是一句標語、一句口號,而應該實實在在轉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同學們開啟了光盤行動新“食”尚,堅決杜絕餐飲浪費,真正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共識。
在這場與土地、與農作物、與節令對話的過程中,同學們付出了汗水,也收獲了成長,他們記住了玉米的金黃、水果的清甜、蔬菜的健康,更記住了這一切背后所蘊藏的勞動之美、自然之饋。希望同學們從此更加敬畏自然、珍惜糧食、熱愛生活,做一個知農源、懂感恩、勤實踐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