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秋意漸濃。9月4日清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實驗學校校園里洋溢著新學期的喜悅與期待。小學部門口,一個精心設計的“幸運轉輪”吸引著家長和孩子們駐足打卡。轉輪上書寫著“善思者”“創造師”“傾聽者”“豐盈娃”等美好寄語,寓意著學校對每個孩子的殷切期望。五彩斑斕的氣球柱點綴煥然一新的校園,處處洋溢著新學期的歡樂氣氛。中學部則別出心裁,在教學樓大屏幕上展示出由全校師生姓名共同拼成的校訓“博文約禮,行知合一”。這一創意設計不僅體現了師生共建共享的校園文化,更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校園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感受到作為學校一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上午8時15分,開學典禮在莊嚴而熱烈的氛圍中正式拉開帷幕。四位主持人——學生代表張語珊、孫一洋、張馥珊、教師代表李鵬達攜手登臺。在主持人自我介紹后,特別介紹了出席本次典禮的重要嘉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被百萬網友親切稱為“火山爺爺”的劉嘉麒院士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實驗學校名譽校長、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教授張建瑋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博士、中國自動化學會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愛賓果董事長閔海波
中關村科促會科技教育專委會主任鄭彥良
中國科學院博士申紫陽
主持人帶領全場揮動小紅旗,齊聲高呼校訓“博文約禮,行知合一”,瞬間點燃全場熱情。
在歡快的樂曲中,國旗班、家長火炬手與小一、初一年級新生隊伍依次入場。值得一提的是,在典禮開始前,小學部各班已經為新生舉行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朱砂啟智”儀式,老師們親手為每位新生額點朱砂,寓意開啟智慧之門,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莊嚴走過“啟智門”,完成了這一富有意義的傳統儀式。
此刻在典禮現場,校領導與一年級教師們為新生分發象征智慧與傳承的“入學盲盒”。主持人張語珊同學熱情洋溢地歡迎新同學:“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十八中實驗溫暖大家庭的一員了!”
初三年級國旗班將國旗鄭重交予新一屆國旗班,完成使命與責任的傳承。主持人孫一洋同學莊嚴宣布:“交接的是旗幟,傳承的是信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全場師生、家長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國旗冉冉升起,愛國情懷在心中激蕩。
由師生家長共同創作的原創詩朗誦《山河共你我》深情上演。從“歷史不曾被遺忘”到“繁華盛世共你我”,再到“少年在行動”,朗誦者們用鏗鏘詩句傳遞家國情懷與青春擔當。其中“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愿以吾輩之青春,護衛盛世中華!”的豪邁誓言,引發全場強烈共鳴。
學校表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師生團隊。獲獎項目包括木屋設計、杏寶IP形象創作、學安之路彩繪等。張建瑋教授、劉洪濤書記為獲獎師生頒獎;閔海波主任、家長代表張桂琴女士為另一批獲獎師生頒獎。主持人張馥珊同學動情地說:“正是他們的付出,讓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溫暖、美麗。”
同學們以昂揚的姿態演繹舞蹈《紅星閃耀時》,展現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煥新。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照萬代,精彩的表演贏得陣陣掌聲。
學校對在豐臺區田徑運動會、校園足球賽、藝術科技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進行表彰。鄭彥良主任、宋雨涵老師為田徑隊獲獎學生頒獎;家長代表佟童女士、付小玉老師為足球隊獲獎代表頒獎;劉嘉麒院士、丁長林校長為藝術與科技類獲獎學生頒獎。
丁長林校長以“學做人”為核心,闡述學校教育在“職業屬性”與“哲學屬性”上的雙重使命。他回顧學校在課程改革、科創項目、研學實踐等方面的探索與成果,特別介紹了新開設的人工智能課程和"博·約"計劃,鼓勵學生在“博文約禮,行知合一”的校訓引領下,成為學識淵博、人格完善的個體。
劉嘉麒院士為學子送上新學期寄語。他以火山噴發為喻,鼓勵學生積累能量、保持好奇、勇于擔當,用火一樣的熱情迎接每一天,最終實現屬于自己的“壯麗噴發”。親切的話語和生動的比喻,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
全場新生開啟“火炬盲盒”,抽中火炬標識的學生代表點燃主火炬。與此同時,象征科技夢想的火箭模型騰空而起,將典禮推向高潮。火炬接力與火箭發射寓意著智慧與夢想的代代相傳,展現了學校科技教育的豐碩成果。
初一部分新生代表表演軍體拳《以文鑄魂 以行鑄夢》,展現強健體魄與堅毅精神。全場齊呼校訓“博文約禮,行知合一”,聲音響徹云霄,彰顯十八中實驗學子的精神風貌。主持人帶領全場宣誓:“在書海中汲取智慧,在實踐中錘煉品格,用筆墨書寫理想,以腳步丈量遠方!”
“云朵”合唱團與全場師生家長共同唱響《Try Everything》,揮舞紅旗,歌聲激昂,傳遞出“嘗試一切、不畏失敗”的勇氣與決心。在熱烈的氛圍中,典禮圓滿落下帷幕。
整場典禮莊重與歡愉并存,傳統與創新交融,充分體現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實驗學校“博文約禮,行知合一”的育人理念與教育實踐。新學年已啟程,全體師生將攜手書寫屬于十八中實驗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