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貴州畢節市大方縣和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的30位鄉村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教師,來漢參加由華中農業大學開辦的公益培訓班。本次培訓主要圍繞打造鄉村耕讀教育品牌、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開發、耕讀教育理念闡釋等方面進行設計安排。
培訓班邀請華中師范大學勞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資源研發專家組組長陳冬新,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黃運麗,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中小學教研培訓中心書記、主任袁蓓,武漢市武昌區綜合實踐活動、勞動課程教研員成芳等,從理論和實務角度分享了耕讀教育的理論要義、發展趨勢和實踐探索。其間,參訓教師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華中農業大學博物館、動物標本館、耕讀教育展和元宇宙實踐教學空間。
鄉村教師在元宇宙實踐教學空間體驗模擬解剖
華中農業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校團委書記代金貴表示,希望能夠依托學校學科特色和資源,為鄉村教師的實踐育人提供新思路,共同探索扎根鄉土的勞動教育新途徑,共同為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推進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期待大中小學校一起共同聚焦勞動教育,創新教育模式、教學方法,讓勞動教育成為滋養鄉村孩子全面發展的源頭活水。
“從2008年至今,51位華農研支團的志愿者與本禹希望小學共度了17個春秋。對于山區孩子們來說,支教老師就像他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通過這扇窗,孩子們看到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激發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辟F州省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水鄉本禹希望小學校長黃承宇說:“通過參加此次培訓,既收獲了名師們豐富的經驗分享,又獲得了具體的教學指導,讓我們受益匪淺!
參訓教師在認真聽課
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為民小學教師尹會友感慨:“這次培訓傳達的理念不同于傳統認知中的簡單勞作,而是將學校教育、社會需求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綜合性教育。我看到了“耕讀勞動+”教聯體的探索方向,明白了只有多方協同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湖北省建始縣教學研究指導中心徐菲老師表示:“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勞動教育與學科融合創新方法、縣域勞動教育課程開發還有AI等前沿技術賦能中小學教育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相信這些對勞動教育的新認識能夠助力我縣勞動實踐教育進一步提升,實現‘耕’與‘讀’的深度融合,讓更多孩子受益!
參訓教師合影
據悉,今年是華中農業大學連續18年舉辦鄉村教師來漢培訓項目,已有600余名鄉村教師先后來到武漢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