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引領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2023年8月15日至19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八閩之光”鄉村振興調研實踐團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赴漳州市龍海區開展主題為“尋跡村閭悟發展,踏訪紅區謀振興”的三下鄉調研實踐活動,實地考察鄉村振興取得的動人成果,弘揚時代精神。
面對面座談交流共話謀新篇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8月15日上午,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八閩之光調研實踐團到訪龍海區海澄鎮人民政府。海澄鎮黨委書記邱子路對實踐團同學的來訪表示歡迎,對實踐團的實地考察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座談會上,團委書記紀建聰為同學們介紹了海澄文化遺址保護現狀、悠久深厚的月港海絲文脈和當地產業發展現狀,向同學們分發了宣傳冊進一步了解海澄鎮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發展情況,并希望實踐團通過此次活動為當地鄉村振興發展與傳承建言獻策。

圖 1海澄鎮黨委書記邱子路接見調研實踐團
圖 2海澄鎮團委書記與調研實踐團開展社會實踐座談會
實地參觀調研 探尋鄉村振興之路
座談會結束后,調研實踐團先后前往古月港風貌區、童城食品企業進行參觀調研。
在古月港風貌區,實踐團成員參觀了月港海絲館、古月港碼頭遺址和晏海樓。海絲文化專家江智猛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月港貿易的風云畫卷,帶領同學們從“世界走進來看月港”的角度深入體悟多元、開放、包容的“月港海絲文化”,重現月港從明清的湮沒無聞到如今的光彩重煥的歷史。調研實踐團通過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媽祖文化等主題文化學習調研,對賦能文化產業,拓寬文化創新平臺,展示鄉村文化魅力,厚植鄉村文化自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圖 3 海絲文化專家江智猛為實踐團隊員講解月港海絲文化
月港時代雖短,卻適逢其會。過去,漳州海商秉承“敢拼會贏”精神,率先走向海洋,促進了月港發展興盛;今日之月港,挾歷史、人文之積淀,以經濟、人脈之實力,借戰略、政策之東風,加速融入“一帶一路”經濟圈。歷史發其源,文化鑄其魂。月港海絲文化不僅是物質上的繼承保護,更是精神上的積淀與升華。正是這堅定的文化自信為當地企業汲取了繼往開來的澎湃力量。在福建省龍頭企業童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實踐團成員觀看了實時的車間情況及企業文化館,詳細了解企業從因地制宜發展代工產業,再到進一步提高質量、延長產業鏈,從而做大做強的光輝發展史,學習到傳承與創新對于鄉村產業振興與轉型的重要性。
圖 4實踐團隊員參觀福建省龍頭企業童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重溫紅色故事 弘揚龍江風格
傳承革命之星火,賡續紅色之血脈;赝^往的奮斗路,紅色基因激蕩紅色力量,打造出一支“戰勝一切敵人,征服一切困難”的人民軍隊。深扎信仰之根,傳承紅色血脈,揭示著人民軍隊所向披靡的制勝密碼,也是新時代青年的奮斗坐標。為尋紅色記憶,調研實踐團前往龍海一中紅軍樓進行參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員們重溫了那段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紀念館展示了從1919年到1949年龍海大量革命歷史資料、圖片,共分七個歷史專題版塊,包括“九龍江畔燃起革命星火” “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紅四軍在石碼”“蘇維埃旗幟映紅龍海一片天”“抗日反頑斗爭艱苦卓絕”“堅持地下斗爭迎接解放” “信仰的力量”。通過參觀學習,調研團成員感嘆堅定信仰、艱苦奮斗等紅色文化同樣對當代鄉村振興發展有著推動性作用。
圖 5實踐團成員參觀龍海一中紅軍樓
“丟卒保車,顧全大局、舍己為人、無私奉獻”,這就是被人們稱之為舍小家為大家的“龍江風格”。“龍江風格”唱響了舍小顧大的龍海格局,描繪了敢闖敢拼的龍海精彩。追尋著紅色足跡,調研實踐團前往龍海區榜山鎮龍江風格紀念館進行參觀。作為龍江故事的新載體,該館陳列著1963年龍海人民堵江截流、引水溶田的各種場景照片和老物件。在講解員的介紹下,團員們重溫了當年龍海人民堵江抗旱,團結協作抵御自然災害的感人事跡,從學習“龍江風格”中汲取奮進力量。調研團成員表示,將繼續傳承和發揚龍江風格,自覺擔當重任,練就過硬本領,矢志艱苦奮斗,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爭做新時代好青年。
圖 6實踐團隊員參觀龍江風格展示館
圖 7實踐團隊員觀看現代京劇《龍江頌》
賡續海絲文脈,奮進逐夢之途
文化,是承載著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更是中華文明在時代發展中彰顯出的強大生命力。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只有把文化的燈火撥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
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調研實踐團來到龍海區毅達國際幼兒園帶領孩子們踏上一場令人心馳神往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之旅。調研實踐團借助自制的海絲地圖,向孩子們推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拓荒開疆的游戲中,感悟古代商路繁盛,商船云集的盛景。這次義教讓孩子們在課堂中領略異域風情與文明交融之美的同時,更能夠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拓寬眼界,并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 8實踐團隊員向孩子們介紹海上絲綢之路
調研實踐團提出“文化漫步計劃”,提倡以讓文化在移動中傳承的方式,引導游客漫步鄉村,深入了解文化。實踐團通過發放自制的宣傳資料,將文化漫步線路送到大眾手中,進一步提高大眾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積極性。
圖 9實踐團成員發放自制宣傳單
圖 10實踐團自制宣傳單
擊鼓催征,踔厲奮發。在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中,調研實踐團通過一次次走訪調研,尋跡村閭悟發展,踏訪紅區謀振興,體悟先輩艱苦創業、敢于創新的時代精神,發揚“愛拼才會贏”的優良傳統,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探尋新的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