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場以生命滋養生命的守望,更是一場智慧與情懷的深度交融。在時代浪潮中,北京市懷柔區第一小學的班主任們以論壇為平臺,共同探秘實效性的班級管理,探討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本次論壇由懷柔一小班主任工作室導師杜景紅主持,副校長閆成斌、德育主任王歡、大隊輔導員李征南以及全體班主任參加。
在輕松愉快的“夸夸”環境中,老師們相互點贊,相互欣賞,相互照耀,也傳遞了一份愛,一份感動,一份責任。
論壇現場,3位資深班主任結合多年實踐案例,從不同維度分享干貨:
李海波老師表示,對于孩子的習慣養成:一是細、二是盯。教育的根基在于愛的滋養與溫暖的傳遞,任何高效的管理方法,都離不開愛的內核。是師長的關愛,讓嚴格的規則變得可以接受,讓日常的嘮叨變得充滿善意。
穆小梅老師對于低年級孩子,穆老師主要從三方面來培養孩子。站隊:巧用地面各類直線。衛生:秉持“臺面無物”原則。聽講:培養“兩種坐姿”。想要杜絕分心,就要從聽講上養成專注的好習慣。
劉鳳慧老師的工作理念是站在家長的角度把工作做好。劉老師以愛為底色的教育,贏得了家長與孩子的由衷信服,也讓孩子在高年級時,因這份愛而更加自覺、努力。
杜景紅老師從三位老師的經驗中總結:好的班主任,從容的背后是責任、是智慧、是對孩子們的愛。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用愛去付出,我們一定能夠成為學生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守護者。
王歡主任做最后總結發言,凝練出三點育人共識:其一,回歸教育本真,踐行"深耕細作"的慢教育理念;其二,善用個體差異,構建因材施教的創新實踐體系;其三,堅守教育定力,在時代喧囂中保持"靜待花開"的從容與智慧。
教育如田園牧歌,唯有以耐心耕耘、用智慧澆灌,方能靜待每一株幼苗循著自身節律,綻放獨特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