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疫情反彈,多地再次暫停線下教學活動。自去年以來,由于世界各地疫情反復不斷,上網課已成為萬千學子的常態。當“后疫情+雙減”帶動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增長,智慧教育踏上風口,備受關注。教育變革離不開技術依托,眼下,日新月異的5G技術為智慧教育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而毫米波正是5G網絡靈魂所在。

當前,我國教育發展存在教學質量不高、師資力量匱乏、教育資源不均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為推動教育從傳統向現代化方向轉型,智慧教育被提出,廣受青睞。
近年來,我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智慧教育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突破 5000 億元。據預測,2022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智慧教育拓寬了教育行業的想象和可能性。不過,網絡延時一度是擺在智慧教育發展面前的一道難關。直到5G毫米波出現,教育和技術的融合才找到最優解,帶來顛覆性變革。

5G的網絡速度可以是4G LTE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與它背后使用的各種新技術和標準密不可分。其中,毫米波的使用無疑是最關鍵的環節,它擁有高速率、低時延等多種技術優勢。
只是,5G毫米波在移動通訊中的應用也曾面臨難題。過去,毫米波的應用總是點到點,或者點到多點,接收和傳輸的方向都無法變動,移動性較差。通過天線設計和波束跟蹤,高通攻克了毫米波技術應用的障礙,讓發射端發出的波束不停地追蹤接收用戶,實現了在移動中保持通訊。
在毫米波大帶寬、高速率、超低時延的賦能下,課內外數據壁壘被打通,線上線下課程無縫融合,智慧教育真正從暢想走進現實。
教學環境正變得更智能。2020年12月8日,高通、LG Uplus與LG電子聯合宣布,三方基于5G商用智能手機在國立金烏工科大學成功部署韓國首個5G毫米波網絡,該5G毫米波網絡將為國立金烏工科大學師生及員工提供全新的創新性服務。比如,5G遠程多屏互動教室,可以通過多個屏幕把多個教室連通,實現遠距離優質課程資源共享;5G全息遠程互動教室,可以呈現教學內容與3D圖像處理實時增強的教室全息影像,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遠程教育則變得靈活多樣。鄉村小學的孩子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和參與到千里之外的名校課堂,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繼續教育人士即使身處家中,也能體驗不同科目的全景課堂,和老師、同學實時互動,親臨校園般讀大學。
智慧教育不止于共享,毫米波的應用也使個性化教育在5G時代成為可能。在5G環境下,人才培養模式將發生重大轉變,學習資源供給千人一面的情況被打破,佩戴VR眼鏡,學生就能在全景課堂中進行沉浸式、個性化定制的遠程學習。自2006年以來,高通創立并推動的“無線關愛”計劃就支持豐富教學體驗。高通在與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合作開展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培訓,這一培訓主要面向10 至15 歲的學生開展,截至2020 年,已有187 所學校和10 個社區中心開展“科技創客”課程,惠及約4萬名學生。
“雙減”政策發布之后,學生身上的校外培訓負擔被極大減輕,教育的核心場景將更多轉向學校和家庭,而智慧教育應用場景同時包含兩者。隨著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全面深化并落地,學校和家庭對智慧教育的需求有望快速釋放。可以預見的未來是,5G毫米波必將助推教育面貌煥然一新。來源:廣東網